作者文章归档:张之龙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房屋无法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象彩电、手机等生产商并不是十分介意降价。因为降价可以促进销售,生产商们可以扩大生产。对于这类产品的生产,先期要进行厂房和生产设备投资,即使在以后停产了,也会产生折旧费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生产的越多,平均成本越低。所以降价减少的利润可以通过平均成本的降低得到补偿。在90年代中期,长虹等彩电生产商往往通过率先大幅降价而而获得大的收入和利润。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房屋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如果买家购买房屋作为自住房(消费品),那么这类房主很少会出售房屋。居住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Read more

以抑制房价的名义


2005年4月30日,央行会同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下称“七部委意见”)。意见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实施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这一天被业内人士称为“6·1大限”。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样做可以减少投机性买房行为,从而抑制房价。这种“一刀切”的规定究竟真的会抑制房价吗?
  在作出判断之前,必须考虑到这是在2005年6月,距离泡沫剧烈膨胀的2004年已经有一年了。如果说2004年大众对房价还有强烈的升值预期...

Read more

人民币被高估20%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利率=基期名义汇率×国内物价指数/国外物价指数。这个理论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基期汇率,第二要选择适当的物价指数。中国在80年代的汇率制度要比今天的复杂的多。如,1981~1985年存在1:2.8的内部结算价格用于贸易结算,1985~1993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很多人认为1994年巨大的贸易顺差是由于人民币牌价从5.8:1调整为8.62:1引起的,其实不然。1993年储蓄低于投资,而经过调控后,投资受到压缩,储蓄在1994年高于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见图6)。汇率调整对进出口的影响实际上在一年左右以后才显示出来,在表3上可...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的幻象_论人民币的必然贬值


一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农业国,通过市场经济改革,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在10多年的时间里,该国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7%以上,外汇储备日益增长,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外商直接/间接投资年年增加。
这个国家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的泰国。危机前的泰国坐拥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经济繁荣,为何顷刻间泰铢爆跌,固定汇率制破产?难道真如马哈蒂尔之流所说:亚洲的货币危机是西方投机者为了惩罚东盟接纳缅甸为成员国而制造的?今天的学者们基本上认为这是由于本币名义汇率和本币实际汇率产生了巨大的反差造成的。泰铢相对于泰国经济的基本面严重高估,泰国政府又竭力维持泰铢高估的价格,终于酿成灾难。
200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