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孟庆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从事城市规划编制与研究,注册城市规划师。参与《重庆市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重庆市村规划指导意见》的编制。负责过的研究课题有《重庆市农村社区规划政策与标准等问题研究》、《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导则研究》、《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治政策与机制研究》、《重庆市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机制调研报告》等科研课题,负责《重庆市璧山县城乡总体规划试点》等规划。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关于增加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的探讨》、《规划由城市到城乡转变的思考》、《完善农村居住空间规划概念的思考》、《设计市场开放进程中规划行政职能的转变》、《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发挥设计市场作用,调整规划行政模式的思路》、《国内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比较及对重庆的启示 》、《规划选址阶段的程序正义》等

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经过梳理本次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对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思考,总结梳理出三大问题十三项措施,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           强化与相关规划的协调问题
由于传统城镇体系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不足,一是规划期限上的不一致,空间需...

Read more

国内大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技术规定 规划操作性 城市空间
研究课题组提出“七个重点,三个方面”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     目标建设上,越来越强调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将《管理技术规定》作为实现城市空间资源公平分配的主要标准,强调城市公共景观、城市安全和城市效率等公共价值的维护和保障,更多考虑公共利益和相邻权人的利益保护,与全社会所倡导的“环境友好”、“和谐社会”、“统筹协调”等目标价值协...

Read more

关于增加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的探讨


 

 
关于增加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的探讨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规划局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庆
2008-6-15
 
摘  要 本文围绕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市场在城乡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认为房地产开发行为是房屋商品的生产行为,禁止性规定将成为法规体系建设的核心,提出公共空间品质的管治和维护将成为政策性规划和管理的重点,规划行政应淡出出让用地的具体空间分配领域,专业规范与行业标准将成为主导出让用地空间利用质量的主体等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的建议,希...

Read more

禁止农村居民跨村、社集中建房的规定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和浪费之源


禁止农村居民跨村、社集中建房的规定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和浪费之源
 
       禁止农村居民跨村、社集中建房的规定,是我国人均耕地世界最少,而人均建设用地为世界之最的原因之一。据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介绍,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2004年全国村庄建设用地2.48亿亩,按当年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村庄用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平方米/人)45.3%。而包括郊区在...

Read more

重庆“一小时圈”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和对策建议


 
  1.文化设施概况与评价

  1.1.1市级文化设施走在西部前列,区县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通过三峡博物馆,重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美术馆、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图书馆、重庆少年宫、山城电影院、国泰大剧院等重庆市十大文化设施的逐步建成,重庆市市级文化设施建设已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处于西部地区前列,部分设施如规划展览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各区县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2006年都市发达经济圈有图书馆11个,一小时经济圈的其它区县15个,除渝中区和涪陵区外,均只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大部分区县没有独立的科...

Read more

“原罪”讨论折射出人大代表专职化和年轻化的迫切性


“原罪”讨论折射出人大代表专职化和年轻化的迫切性

在有关“原罪”的讨论中,人们常常提到政策和法律的矛盾和冲突被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得以先富的主要原因,在国家转型时期,政策和法律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路总要一步一步的走,在不同法律和政策完善的过程中,存在漏洞和发展不均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人大代表的业余化却使得避免这种漏洞和发展不均衡的周期得以延长,不能即使的得到纠正。

我国公共管理资源过多的集中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除了公共财政投入巨大外,人才的聚集也是政府积聚公共管理资源重要方面,如某市规划局博士人才就有6人以上。需要如此多的高级人...

Read more

新农村建设存在用益物权保护的制度化障碍


新农村建设存在用益物权保护的制度化障碍

 

一、             农村用益物权缺乏制度保护存在以下弊端

1、使社会投资缺乏推出机制而望而却步。

2、使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投入,缺乏精品意识。

3、村民固定资产不能保值增值,使农村居民掌握的社会总体资源处于一种持续贬值的状态。

二、             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财富...

Read more

产权精细化管理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又一例子


产权精细化管理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又一例子

 

 

椐中国青年报20065227版经济时评“最绿为啥数浙江”报道,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为60%,是全国最高的省份。原因就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浙江的林权改革,能够一步到位,包括处置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老子置下的林产,儿孙可以继承,浙江山乡农民都烧液化气,而不烧柴,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浙江生态环境因此改善,社会财富得到增长。

“公地悲剧”何时能够在我国结束。到过德国的人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德国战后一遍焦土,但,现在随处可见的是40年以上树龄的森林,举国上下...

Read more

以内容全面的村级规划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内容全面的村级规划为重点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dva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ew village by the key point of village level comprehensive planning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必须针对各地农村工作的具体条件,编制好全面的发展规划,不仅在空间上做好协调和统筹,而且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农民素质等各个层面上取得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认真开展试点

首先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武隆县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