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精细化管理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又一例子
椐中国青年报
“公地悲剧”何时能够在我国结束。到过德国的人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德国战后一遍焦土,但,现在随处可见的是40年以上树龄的森林,举国上下郁郁葱葱,没有一处大面积的裸土。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20年前我们还能在居住的城市看到小鸟、彩虹和万里星空,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为稀缺的资源。
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的农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房产和地产。有人说是担心农民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出现太多无地的农民,影响社会安定。实际上土地作为稀缺资源,通过流通而优化配置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国家才更有能力解决农业问题,才更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城市化了的农民,想将自己的承包送给别人种都没有人愿意种,因为要恢复承包地的活力,需要大的投入,所以只有拓荒,每年还要从城里找钱来交有关承包土地的费用。这样的制度不仅造成个人财富的流失,更是社会财富的整体下降,这是制度的灾难,也是国民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