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全面的村级规划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内容全面的村级规划为重点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dva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ew village by the key point of village level comprehensive planning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必须针对各地农村工作的具体条件,编制好全面的发展规划,不仅在空间上做好协调和统筹,而且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农民素质等各个层面上取得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认真开展试点

首先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武隆县三合村开展村级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在全面调查收集该村的第一手资料后,着手进行规划编制。由于规划人员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对农村村级规划的认识存在空白,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和探索的过程,经过三到四轮的方案评议和修改,从规划成果的内容到形式的各方面产生了质的变化,规划成果逐步实现了从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过渡。将试点村的规划成果逐步规范到“一书三图一表”的操作性层面上来。在试点的基础上,选择10个村试行村级规划的编制工作,使得村级规划编制工作能够作到少走弯路、节约资源、注重实效。

二、强调部门协作

村级规划涉及大量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内容,政策性强。市人民政府为搞好此项工作要求市的农业、规划、建设、计划等有关部门充分协作开展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的人员,因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对农村基层情况比较了解,为村级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培育农村优势产业、农民协作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与市规划局联合针对行政村下发“市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审定基本要求”,从而统一明确了村级规划的最低要求。

三、重视村级规划内容的全面和综合性

 “村级规划”首先从概念上就是一个创新,西部地区经济不太发达,村一级不可能按行业和部门要求分别开展专项规划,既没有这种实力,也没有必要性。通过充分讨论,大家意见基本统一到“村级规划”这一综合性的规划概念上来。要求通过该规划统一协调行政村的各项事业发展,重点对村的优势产业发展、基本农田建设、社会设施、基础设施、新型农民培养、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全面的规划编制。强调安排好围绕行政村发展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以表格的形式,直观而清楚地表述项目内容,使有限的经费投入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空间上划分为村域和村落两个层次

村域规划以基本农田改造、水利工程、渠系建设、生态环境控制、村域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并在村域规划上提出建议集中发展的村落位置和规模。对集中发展的一到二个村落,进行村落层次的详细建设规划,村落建设规划重点对建筑布局、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整治、风貌建设、公共设施、公共院坝、以及厨、厕、圈的改造等方面提出要求和设想。

五、重视农村经济发展

村级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的协调发展,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求规划人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村民代表认真讨论,统一思想,明确本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并提出产业布局、规模、建设步骤、建成时间、市场销售、收入增长等的措施和办法。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方面,根据各村实际对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的名称、种类提出发展目标,引导各行政村的经济发展方向。

六、强调规划成果的实用性

作为指导各行政村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村级规划成果要求纳入农民培训计划、社会保障计划、民主管理机制建设、以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乡规民约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划内容,使村级规划的内容全面而丰富,成为一个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规划成果。规划期限上强调时效性,近期为2008年,中期为2010年。在全市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和《村级规划编制导则》,希望通过全市广大农村干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在各行政村的村级规划编制成果的指导下,用35年的时间,使各行政村基本达到示范村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