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为什么在今天我们仍需要哲学?


 

《给年轻人的哲学第一课》有声书发刊词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擎。很高兴来和大家分享由我和其他7位非常优秀的高校哲学教师共同主讲的哲学读本《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这本书的有声版本即将在喜马拉雅上线。

过去一年我参加过好多公共活动,有讲座、讨论,其中有许多年轻人提过关于哲学的问题,比如说,有人问年轻人需要学哲学吗?为什么需要学哲学?那么我会说,为什么人要跑步健身,要运动呢?这很简单,还用说吗?运动让人健康;我会问,假如有一种药,一种营养品,你吃了以后完全可以代替运动的健康效果,那么运动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你看,我们说一件事...

Read more

思考无用的问题,能带给我们什么?


一、“无用”问题的人生价值

 

1.有用与无用的界限

 

“有用”概念基于人的生物性生存,即基本生存需求。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只关注那些与基本生存有关系的事物,因为那些是最直接的、明显的和有用的。

 

很早就有哲学家指出——人与动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地。

 

普通人不会在乎这些区别,而君子则会强调,并保持这些区别——人不仅要生存,还要思考自己的生存,这是人与生俱来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n...

Read more

自由主义一再死亡,保守主义偶尔死亡,威权主义从来不死


 民主、自由、平等是经常被拿来讨论的三大主流价值观。


现在有不少人对这三大主流思想都提出质疑,网上有些人一讨论这些话题就经常上来一句“不一定好”你看“它们现在那么多问题”来概括,甚至常常对这些讨论嗤之以鼻。


常常有人认为西方的问题,就是自由过了火。


以下内容引述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40讲》,相信对你理解问题的复杂度有所帮助。




▲ 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思想...

Read more

如何解释充满意外的2020?


 2020年是活久未见之年,发生了许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当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世界每个地区、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根据世卫组织的一个数据,在疫情爆发之后的第一个月,全球只有不到1万个新冠病例,但过了半年之后就达到了1000万。

再过了半年就是到2020年年底的时候,新冠确诊的病例人数已经超过了8147万,累计死亡病例数超过了179万,它的传播速度和规模是如此的令人震惊。

另外一个引起全球关注的事件,就是美国总统大选。整个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一直到2021年年初才告一段落。

当时许多学者、评论家都惊叹,这次美国大选出现的一些...

Read more

儒家复兴与现代政治


  近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儒家论述日渐活跃,在学术思想界已经出现了“大陆新儒家”群体,正在推动一场儒家复兴运动。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笔者并非儒家“信徒”,但对儒家的文化努力深怀敬意,也十分期待这些努力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在此愿意以诤友之坦诚相见的态度,对当前儒家的某些论述表达初步的感想与回应。我无力胜任从内在理路来展开深入的讨论,较为侧重於儒家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如果儒家复兴不只是儒家内部的事情,那麽一种“局外人”视角或许也有参考意义。当然,儒家复兴是一个仍在展开的过程,目前还很难全面而确切地判断其...

Read more

马丁·路德·金的抄袭事件


  1991年10月,我初到美国不久,就在《纽约时报》上读到有关马丁·路德·金博士论文存在抄袭(plagiarism)的消息,当时感到的震惊无以名状。虽然早就过了崇拜偶像的年龄,但这位民权运动的领袖、非暴力运动的倡导者、神学博士、魅力型牧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邪恶势力暗杀的烈士,仍然是我心中不可亵渎的英雄,难以想象他会与抄袭剽窃之类的行径有任何牵连。于是,凭借一个中国人“本能的”政治敏感,自然地就生出一份警觉:这会不会是什么阴谋?会不会是右派势力和种族主义者制造的污名化运动?存着这份怀疑,便开始关注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却获得了一份意...

Read more

比盲人更盲目


  “盲人摸象”不是说给盲人听的训诫,而是针对那些自以为“独具慧眼”者的一种告诫

  据说,有位十分活跃的华裔“国际学者”,不久前在一个高规格的中外学术论坛上发出雷人之语:“摆脱西方,海阔天空!”顿时引得四座皆惊。这种豪言壮语近来时有所闻,听上去相当鼓舞人心。但真要是摆脱了西方,这类学者大概就会失去在中西之间频繁穿梭、游刃有余的活跃空间,更谈不上什么海阔天空了。至少五百年来,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交往与试探,有殖民与反抗,有辩论与对话,有竞争与依存,一直纠缠不休,最终变...

Read more

达尔文主义的迷思


  生存就是竞争,谁都逃不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铁律。这套生存法则听上去冷酷无情,但“强人”会告诫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世界不可违抗的进化规律。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生存愈发艰难的时代,信奉达尔文主义的“强人”似乎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生猛。“我们只是在奶粉中添加少量三聚氰胺,没想到还有更狠的,他们在三聚氰胺中加些奶粉就卖了,”虽然是夸张的流言,却透露出不断突破道德底线的严酷现实。与此同时,关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义愤和叹...

Read more

黑箱操作与网络围观


  郭美美从一名边缘艺人变成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如此快捷的搏出位,代价是接受起诉和警方调查。那些受牵连的机构和官员(无辜的,或是假装无辜的),大概正咬牙切齿地诅咒她。更有网友不离不弃地围观,言称“郭美美的问题不查清楚,没有心思上班”云云。她不过一时起兴,放纵了沾沾自喜的暴发户心态,却遭遇了始料不及的压力,此刻会不会悔恨交加呢?

  郭美美本人并不是事件的关键,只不过她聚集的流行元素(人造美女、名车豪宅、奢华炫富)更具眼球效应而已。这个事件也并非孤立,其意义不只是对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质疑与澄清,而是反映出我们时代的一个新动向...

Read more

爱的理由


  90后的大学校园有点劲爆。新学年开始不久,有位高年级男生就迅速锁定了一位刚刚入学的女生,认识还没几天,居然捧着大把玫瑰当众表白了。学妹轻轻问了声“为什么喜欢呢?”学长拽出一句很文艺的台词:“爱是没有理由的。”围观者拍手起哄,都觉得小学妹要hold不住了,不料她沉着应答:“是吗?可我听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然后淡定地转身离去。传闻的真假姑且不论,谈到的问题倒是令人回味:爱究竟是否需要理由?什么构成了爱的理由?

  恋人间的爱大概是需要理由的。两个陌生人,原本非亲非故,要成为亲密无间的情侣,是彼此自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