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宣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国内抑制资产泡沫政策的影响,市场对我国未来经济一直存有担忧,对中国经济下半年是否“二次探底”争论不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坚实基础,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房地产调控措施曾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投资及其带动的相关投资减速从而拖累经济的担忧,但房地产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首先,由于房价上涨动能减弱,对下半年房价下降预期可能导致商品房投资规模下降,但投资具有惯性,即使下降也需要一个过程。其次,受政策影响大的城市投资规模占比有限。新政调整主要是针对房价上涨过快...

Read more

放宽民间投资不妨从村镇银行开始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进一步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和范围,开放程度之高、改革力度之大,可以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打消各界对民营资本前途的疑虑,消除“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障碍,真正让民间投资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还需要一系列可操作性配套措施出台。显然,要把纸上政策变成现实行动,还需要各方投入很大的努力,笔者认为放宽村镇银行的进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是鼓励民间投资的最佳切入点

首先,彰显政府放宽民间投资的决心。从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至今,民间资本的...

Read more

楼市调控需进行方向性修正


          房价仍有看涨预期

“新国十条”自今年4月17日出台以来,各方在期待或者不安中度过了5个多月。统计数据上看,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涨幅已连续4个月收窄,这一方面有去年基数逐步走高的影响,一方面也显示出房价调控的结果(房价连续4个月环比涨幅为零)。

但政府关心的“房价过快上涨”的部分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房价继续上涨,总体上,房价还处于平稳状态,8月份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环比正增长,又给人房价仍然看涨的预期,民众舆论压力依然很大。人民网9月17日的调查显示,64%的...

Read more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10年11月9日

摘要:

n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经济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整个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代化水平毕竟有了重大的提高,构成了中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并为以后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物质与社会的基础。

n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在结构失衡状况下快速增长,这得益于中国外需的稳定增长,使得中国长期推行的“赶超式”外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得以持续。

n 经济结构失...

Read more

10月份房地产形势月报


2010年11月12日

摘要:

n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趋稳。总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我们判断,未来房地产投资仍呈快速增长态势,我们维持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在32%左右的判断(对应投资额为47825亿元)。

n 10月份房屋新开工和施工面积环比双双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季节效应。10月份环比降幅较去年同期均有显著收窄;从房地产供应先行指标来看,开发商对市场短期预期谨慎,但长期仍倾向乐观。我们预计房屋新开工面积还会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调高全年新开工面积由14亿平方米为16亿左右,同比增速在38%左右。

n 1-10月份房地产企业已购置土地面...

Read more

“十二五”规划点评


2010年10月 

 

一、中央五中全会为“十二五”指明方向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1015-18日在北京举行,18日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  改革开放不断...

Read more

国际板不应被赋予"池子"角色


   

最近证监会官员表示正在加紧研究推动国际板建设,随后央行官员又“催促”,希望国际板能够尽快推出,结合周小川行长建设“池子”管理热钱的思想,市场于是把两部门官员对国际板的高调表态解读为,国际板将被当作“池子”,作为吸收热钱的工具。

 

暂且抛开监管和制度性建设方面的问题不谈,毫无疑问,在当前国内市场流动性日益“过剩”,房价步步走高,物价节节攀升,国际货币市场量化宽松,资金泛滥的形势下,推出国际板,确实能吸收一部分国内热钱,但笔者并不认为国际板像众人宣称的能有效担任“池子”的角色。

 

首先,我们所担心的是国际“游资”的冲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