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彦英

 郑彦英,1953年6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礼泉县。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历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中共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灵宝市副市长;三门峡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现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出版长篇小说《洗心鸟》等4部,作品集《太阳》等11部。被搬上银幕的电影剧本《秦川情》等3部,被搬上荧屏的电视剧本《石瀑布》、《彭雪枫将军》等6部。5部作品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30余部作品获省以上文学奖。1篇论文获全国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省管专家。

理法相生我的轿




    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此理通用于绘画与文学。

文学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也就是说原本的生活现象是不能直接成为文学作品的,必须加以提炼,汲取其精华,再以艺术的真实重新铺陈。何谓艺术的真实?就是在浩瀚的生活中总结出最普遍的规律,再以这种规律阐释已经让作家产生灵感的生活。中国的戏剧在这一方面做得是最成功的,甚至将人物抽象成了生旦净末丑,仅仅这五种类型,于一方舞台上,演绎了天地之间多少悲喜大剧?!

诗画本一律。大自然本是五彩缤纷的,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画家们就将中国画抽象成了人物、花鸟、山水,在绘画的方式和手法上又...

Read more

姜文拍了个电影


 

今天下午看了《让子弹飞》,两个字:好看。

好看很重要,因为电影是拍给人看的,是要让人看着来情绪的,所以不要什么思想,不要什么理念,不要什么哲学,就讲故事,用画面和人物讲故事,一环套着一环,一个悬念扯着另外一个悬念,让人津津有味地在影院享受了两个小时。这就很好,他传达快乐的目的达到了,观众接受快乐的目的也达到了。

还需要强调的是电影中的幽默,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细节是连带着剧情荡漾出来的。比如张麻子的几个兄弟一一表白自己清白时的台词,个个奇特,奇得让人观众的笑声连着笑声。还有开头和结尾时马拉火车的画面,一出现就拨动了你笑的神经。

大部分演员的表演很到位,特别是周润发饰演的...

Read more

大美在于互动



原来画荷,必将花画于叶子之上,以凸显花的美丽和高贵,最近开河南省文联刊物主编座谈会,看着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一幅画,于是把叶子画到了花上面,一看,倒很美。其实,人的岗位不同,都可显出风采,编辑做好了,推出好的作家作品,编辑自己也很光荣,所以我的题款为:叶衬花媚,而花衬叶茂,大美互动也。

Read more

母亲的安然


母亲今年79岁了,我们做儿子的,按照过九不过十的乡俗,给她过了80大寿。

母亲的头发朝着白色上发展,大部分是灰色,一部分是黑色,还有能数过来的一些白丝。母亲腰不酸,腿不疼,上下楼比我还快。小区的几位老太太,羡慕地向我询问母亲如此硬朗的原因。我说,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手从来没有停止过劳动,还有,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母亲每天晚上都在炕上纺线,纺线时盘着腿,腰直着,右手一圈一圈地摇纺车,左手从下到上来来回回地拽线,当时是为了一家九口人的衣裳,现在看来,这些劳动很像现在的瑜珈。

其实父亲的身体比母亲还好,大前年,父亲骑着自行车,驮着母亲,从他们居住的姚寨小区出发,到航海路去逛,距离大概有十公...

Read more

荷风采


    今年去武夷山开全国文学院长会,令我最为感动的是主办这次会议的福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吕纯晖,去年她从郑州会议接走主办今年全国文学院长会议的任务后,几乎是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这次会议的筹备中,期间她因为生了场大病,做了几个月化疗,会期临近,她坚决出院,将会议的每个细节安排得妥妥当当,由于福建文学院人手少,所以会议开始报到前,她就将自己刚刚参加工作的女儿从北京叫过来,参加会议服务,会议开始报到,她的丈夫也开车过来为会议服务。这让我非常感动,回到郑州后,我忙完一阵子手头紧急杂务,就画了这一幅画给她,盛开的花是她,花骨朵是她的女儿,深重的绿叶,是她的丈夫。心里想...

Read more

《从呼吸到呻吟》出版感言



《从呼吸到呻吟》本来是在网上发表的作品,参加了30省作协主席网络小说联展,并获得第二名奖励,但是许多朋友还是想看以书本形式出现的该作,认为读起来有阅读的快感。于是,我给盛大文学的候小强先生说了一下,他立即安排出版,书出来后,我立即送给希望捧书阅读的朋友,他们看了以后,觉得还是这样阅读效果好,给人心理的冲击大
。这种感觉给我以启示,其实网络文学和纸质出版物,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阅读群体,就像当年电视普及以后,很多人为电影担忧,现在看来,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下,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发展得更强大了。进而又想,其实大自然本就是异彩纷呈的,我们人类也应该学习大自然,让自己的生活色彩斑斓。人最容易走...

Read more

白鹭于飞




    那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冰灾发生在2008年元月,我因为去珠海出差,躲过了北方的寒冷,但往年珠海温暖的冬天却变得冷风割面,会议结束,我和几个朋友去蠔岛吃蠔,腰猫着,手袖在毛衣里,看着做蠔的渔家女到海边的网里取蠔,两只手入水前,先在嘴里哈了一口热气,我的身子不由得又往衣服里缩了缩。这时候,几个白点从远处的空中飘来,虽在视野里,却没有心思去分辨,但声音传过来了,这是我熟悉的声音,白鹭。因为在我居住的城市里,白鹭鸟每到夏天就从南方飞来,它们的到来,给城市增加了很多生机,让居住在城里的市民有了回归自然的感觉。而一到深秋,它们就走了,到温暖的南方了。所以看见...

Read more

最美的东西不一定高大


  全国文学院长联席会议今年是第9届,前8届我都没有参加,原因自然是脱不开身。今年我却去了,动因是会议地点在武夷山,武夷山有闻名世界的大红袍。其实最近的事情也挺多,只是因为武夷山和大红袍太吸引人了,我就千方百计排开事务,去了。由此看来,其实没有什么时候是走不开的,只是去的地方是否具有超强的引力磁场。

  武夷山确实很美,空气也好,开了几天会,等于是洗肺。

  会议期间,我们专程去看了大红袍。

  二十多年前,我听著名诗人舒婷叙述过大红袍,说只有六棵树,长了几百年,在山崖上,年产量不过斤。于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每每听人说起大红袍,我都会肃然起敬,一是它的盛名长久,二是它的生命顽强...

Read more

评血拼长假的三部电影


  国庆期间,看了为这个长假做了充足准备的的三部电影,三部大片同时上演对投资方是灾难,所以只好血拼,老百姓倒是饱了眼福,场场爆满,我去了四次,才看了三场,那空的一次,是根本没有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第二天上午买了下午的票。这是很长时间没有遇到的情况,沮丧而又新鲜。

  看了,就得说说。

  一、《山楂树之恋》,这是一个毫无新意的文艺片,故事老套,只所以还能有市场,只因为近三十年来,没有人拍这种纯情的文艺片了。昨天三门峡电影公司老总的哥哥对我说:《山楂树之恋》,三门峡电影公司只赚了1万元钱,而唐山大地震赚了十几万。

  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很喜欢,觉得电影元素用得不错,特别是...

Read more

柏杨的亲人不丑陋


柏杨的亲人不丑陋

柏杨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作家,更是我十分尊重的人文大师,叶落归根,是柏杨先生生前的愿望,能为完成这个愿望做点事,虽然会对我增加很多劳动量,但是我愿意。因1988年柏杨先生携夫人张香华女士回老家时,在郑州与我们河南作家进行了一个下午的座谈,大师的风范至今历历在目。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已经说到本次事件的前期准备过程,在此不再贅述,当柏杨先生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临近时,我们筹备小组的几位工作人员在紧张准备的同时,唯一的担心是:柏杨先生一生有几次婚姻,且都有子女,眼看着,几个不同家庭的子女要和张香华女士在郑州相聚,同餐厅甚至同桌吃饭,同宾馆住宿,而且共同参加仪式,万一之间有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