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也就是说原本的生活现象是不能直接成为文学作品的,必须加以提炼,汲取其精华,再以艺术的真实重新铺陈。何谓艺术的真实?就是在浩瀚的生活中总结出最普遍的规律,再以这种规律阐释已经让作家产生灵感的生活。中国的戏剧在这一方面做得是最成功的,甚至将人物抽象成了生旦净末丑,仅仅这五种类型,于一方舞台上,演绎了天地之间多少悲喜大剧?!
诗画本一律。大自然本是五彩缤纷的,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画家们就将中国画抽象成了人物、花鸟、山水,在绘画的方式和手法上又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我学绘画是临摹了古代许多名画后,才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因为把古人的精髓掌握了,就等于站在了古人的肩膀上。我在绘画时,喜欢将古人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以最佳方法表现创作意向。比如我博客中的绘画《大美在于互动》,叶子和水泽是大泼墨,而花朵,则在勾线以后设色,给人的感觉是叶浪漫、花娇媚。上面这幅人物,我干脆以大块墨色涂抹,突出小夫妻的蜜意和情趣,而脚下的石头和水,则勾线设色,浅一些,不会喧宾夺主。这样以来,即以自己的特点表现或者说陈述了大自然的美。
文学可以互相渗透,写小说的可以写散文,只要好看就行。如果在一幅画中,或者在一个画家的所有绘画中,只用一种表现方法,赞扬的说法是特立独行地坚持,批评的说法是作茧自缚地消亡。
我是作家,我的画自然“理法相生”。笔墨丹青,除了给大众以美的享受,还要突出文人的气韵和意境。这是我当下的实践,也是我今后的道路。
2010-12-21于河畔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