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学院长联席会议今年是第9届,前8届我都没有参加,原因自然是脱不开身。今年我却去了,动因是会议地点在武夷山,武夷山有闻名世界的大红袍。其实最近的事情也挺多,只是因为武夷山和大红袍太吸引人了,我就千方百计排开事务,去了。由此看来,其实没有什么时候是走不开的,只是去的地方是否具有超强的引力磁场。
武夷山确实很美,空气也好,开了几天会,等于是洗肺。
会议期间,我们专程去看了大红袍。
二十多年前,我听著名诗人舒婷叙述过大红袍,说只有六棵树,长了几百年,在山崖上,年产量不过斤。于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每每听人说起大红袍,我都会肃然起敬,一是它的盛名长久,二是它的生命顽强,三是它的稀少。我常常想像,大红袍应该是六棵大树,屹立在山崖上,树杆若铜,树枝若铁,树叶若云。
但是真正到了大红袍所在地,我看到它散立在峭壁上的身影时,我几乎不相信,那就是我心中的大红袍。
不是六棵大树,而是六丛茶树,高低也就一米,树枝也很普通,如果不说那是大红袍,如果它身影旁边的石崖上没有刻着大红袍三个大字,你绝不会在茶树遍地的武夷山发现它。
也许它的普通和朴素分外打动了我,我长久地站在山崖下,仰着头欣赏它。它是从石头上面长出来的,也许石头上有土,但既是有,也应该是薄薄的一层,所以我看不见土。许是因为根于石头,所以它要存活,就要将根扎得很深很远,以承受风霜和干旱,正因为如此,它的生命力才能够长久旺盛。
看着它娇小的身影,我想到了藏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它也是很小的一幅画作,但却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蒙娜丽莎》没有因为尺寸小而被埋没,因为它的创作者是绘画功底深厚的天才画家达芬奇。大红袍没有因为普通低矮而被人忽视,在于它本身具有超群的品质。
大红袍,你默默地生长在峭壁上垂范于世人!
下图是大红袍的身姿,我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