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彦英

 郑彦英,1953年6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礼泉县。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历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中共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灵宝市副市长;三门峡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现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出版长篇小说《洗心鸟》等4部,作品集《太阳》等11部。被搬上银幕的电影剧本《秦川情》等3部,被搬上荧屏的电视剧本《石瀑布》、《彭雪枫将军》等6部。5部作品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30余部作品获省以上文学奖。1篇论文获全国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省管专家。

9月12日,柏杨叶落归根


    昨天,我召集河南省文联、河南省台办、河南省福寿园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在河南省文联会议室召开了联席会议,商讨将在本月12日上午举行的柏杨灵骨安葬仪式,柏杨雕像揭幕仪式筹备情况。

    柏杨夫人张香花女士将于本月11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陪同,到达郑州。本月10日,柏杨长子郭本诚,将从台湾直飞郑州,参加豫北的一个活动,11日下午赶到郑州。柏杨二女儿崔渝生夫妇,本月11日乘高铁从西安来到郑州。

    11日晚,河南省文联在柏杨先生家属下榻宾馆,宴请柏杨家属及亲友。

  ...

Read more

美女的辫子


受坦桑尼亚文化部邀请,河南省文联组织摄影家到非洲搞了一次摄影展,同时拍回来不少非洲照片,下面这一张是实力派摄影家何白鸥先生拍的,我们在欣赏这张照片时,不约而同地议论道:美女的辫子是不是受到斑马的启发?



Read more

秋色迷眼人自醉


今天的郑州,天上有阴云,却未下雨,有风,却仅动树叶而不摇树枝,小商小贩沿街叫卖,有新上市的葡萄、梨枣,有田间晚熟的西瓜,还有棚里的西瓜,早熟的苹果也有,有一小点红,像美人脸上的红晕。还有,周杰伦今天在体育场演唱,许多年轻人狂奔而去。我虽然不追星,当然也过了追星的年龄,但心里很高兴,到了写作间,禁不住做了这幅画。



Read more

清纯少女的诞生


前些天媒体上一直吵吵着说,张艺谋等导演找不到清纯少女,这怪少女们吗?我想,清纯少女的成长,需要有一个绿色的呵护环境。这样的环境在哪里?当然,我也不希望“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知”式的环境,但是呼吸着今天的空气,感受着现在的阳光,怎样才会呵护一个少女的清纯呢?于是,我构思并涂抹出了这幅画。



Read more

弯腰未必是坏事


    晚上本来想带母亲去郑东新区散步,但是雨太大了,就让母亲早点休息,我看了一天电脑,眼累,就到画案前作画。突然想起过去画的一幅松,特别直,有特点,但是总觉得缺失点韵味,于是琢磨着画一幅弯的,就画了下面这一幅,画完后和过去那幅直的一比较,觉得还是弯的这一幅更生动。禁不住想到人生,大事要讲原则,但是遇到一般的事,比如泼皮牛二当街无原由骂你,你如果与他对骂,你就降到了和他一样的水平,同时,影响了你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你的一生,杨志便是例子。但是你如果不予理睬,可能会被别人耻笑为软弱,这也需要勇气担当,因为荣誉的损失有时胜过身体和经济的损失。但是,你的大事和生活...

Read more

写在发情季节之后


我的一个朋友说,夏天是发情的季节,我笑笑,觉得应该说春天是发情的季节,因为花在春天开,很多动物在春天发情繁衍。朋友见我不吭,说我虚伪,我只好说了我的看法,他说不对,夏天是人发情的季节,你看人忙得团团转,像公鸡绕着母鸡扇翅膀转圈一样,你看看人的穿着,不发情能那样穿么?我无语。但是确实觉得夏天太忙,忙得欠了很多画债书债,今天稍有空隙,动起笔墨,却怎么也不顺手,废了几张纸,才发现用错了毛笔,这支笔酷似我一直用的那支笔,找了半天,才知就在手边,拿起来一上墨,立即生了精神,得两幅字,觉得尚可还债,就拍了下来,一会儿朋友就拿走了。



Read more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期待微笑

――序《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考察报告》

郑彦英

也许是我和王强先生出身相同,经历相近,年龄相仿,所以看王强的作品,我感到很亲切。但他过去的作品,我仅仅是欣赏,而这一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考察报告》,冲击了我的灵魂,因为他说出了我多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并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所以说话说得很有底气。

他说的是农民工,而且是新一代农民工,这个只有在中国才有的奇怪的称谓,这个被长期鄙视的群体,这个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又被城里人斜视的群体,他带着渗透在骨子里的感情进行研究和叙述,他在后记里说:“新生代农民工中有我的侄辈,我时常关注着他们,他们也常常到...

Read more

台湾作家柏杨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预告


台湾作家柏杨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预告

    台湾作家柏杨于2008年在台北逝世,部分灵骨(骨灰)由二女儿崔渝生带回西安。

    柏杨病重期间,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写了一张便条:回家的感觉真好!因为柏杨几次大陆之行,都是周明陪同。

    2010年5月,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向周明表达了丈夫的遗愿:百年之后,魂归故里。周明即与我联系,我当即答应:柏杨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更是河南作家的骄傲,他魂归故里,是对河南人形像的提升,也会对河南作家以激励,我全力承办此事。随后,我向河南省文联党组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