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雪峰

汽车评论

“进口件迷信”与国产车品质


高尔夫6的买家们在论坛上抱怨的焦点话题有两个,一是当然是排队、加价才能提到车,另一个就是久久不能释怀的所谓“减配”问题。

 

所谓“减配”,并不单单是指去掉某项配置,而改变某零部件的材质或把某零部件由进口件换成国产件,都被车主们视为“减配”。比如,高尔夫6就被车友揭发出副车架由铝质换为铁质、天窗玻璃由比利时产改为国产等等。

 

这就涉及一个很让国产配套厂伤自尊的事情:为什么由进口件改为国产件会被车主们视为“减配”?

 

这反映出车主对国产零部件质量的不信任。前些年有一种说法,说合资车要买早期产的,自主品牌要买后期产的。意思是,最早出品的合资车进口件比...

Read more

买到便宜车,就这么几招儿


在买车这个事情上,我见过冷静的人,也见过冲动的人,但归根结底是冲动的人数占绝对优势。冲动是魔鬼,而魔鬼总爱在人们买车的时候乘虚而入。所以,买车的——

 

第一大忌是冲动

 

当然,这个原则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是不适用的,他们需要的就是激情消费,享受那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感觉。可惜,这种毛病不只是有钱人有,普通工薪族地摊买菜时尚能淡定,到了买车这种事儿上却容易丧失平民本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年底,彼时吾国车市正值巅疯时刻的尾声,连朗逸这样的平民车都要加价,连明锐这样低调的车都要排队,而我的两个亲戚,抢在这个时候,分别买了朗逸和明锐,一点优惠都没有,还...

Read more

凭什么让色盲终身禁驾!


英美等国真的禁止色盲开车吗?    色盲到底能不能辨识交通信号灯?

 

这段时间,报纸、广播、电视上不时见到为残疾人顺利拿驾照呼吁的报道,残疾人拿驾照,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驾校还没有动起来,专门为残疾人办培训班。可是跟为数众多的色盲比起来,至少他们已经有了拿驾照的资格,而为色盲同胞们仍然被有关部门判处终身禁驾,至今看不到出头的那一天。

 

今年4月1日,公安部新修改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施行,“新规”放宽了残疾人驾驶汽车的要求,突破了原来只允许左下肢残疾但右下肢完好的残疾人可驾驶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规定,将右下肢或双下...

Read more

老车赖市,还是钱的事儿


中国有句老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还流行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但中国车市上怪得很:新的来了一拨又一拨,旧的照样不去;后浪一波波推,前浪还依然活得精彩。

 

论者一直对捷达老马恋栈、老而不死的行为颇多微词,老捷达每改一次款,总会招来一片质疑之声。但后来,人们越来越懒得发表意见了,一是因为老捷达已经修炼成神车,不在乎旁人的指指点点,二是因为,现在完不成新老交替的车实在太多,捷达反而不太显眼了。

 

中国车市的新趋势是两代同堂,除精于此道的大众车系外,现代的伊兰特与悦动、雅绅特与瑞纳、途胜与IX35,丰田的卡罗拉与花冠,通用的凯越与英朗,马自达的...

Read more

不买SUV的N个理由


我基本上是一个内敛的人,说白了,是比较“面”。这一点从我买车的行为上就看得出来,我的第一辆车是小车,第二辆车还是小车。

 

一般而言,人们买车会沿着“由小到大”、“由轿车而SUV或MPV”的方向前进,而我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原地踏步。如果非要说“升级”,我的第二辆车是自动档的——这是不是更让人泄气?“小车+自动档”,对于一个开车的男人算是完了。

 

我孤身一人驾车深入沙漠腹地,车轮卷起黄沙黄沙满天飞,你为谁憔悴!在一个又一个沙丘被辗在车轮之下后,终于在一个沙丘前停了下来。这是一个流沙堆积而成的沙丘,坡度不大,但沙土极其松软,即使最强悍的四驱面对它时也无能为力...

Read more

标致408没有明白“简单大车”精髓


东风标致408当初公布的销售目标是每月50007000台,上市头两个月,在新车效应的光环之下,曾冲上56千台,但随后就有大跳水迹象,掉到34千台。当初东风标致定的目标就比较保守,如果连这个都完不成,实在有负东风标致在408上的抱负。

 

标致408枉有标致车系“4”字头的名号,其实却是“3”字辈的马甲版。换个马甲接着出来忽悠,这是合资车厂在中国不约而同启用的新型秘密武器。不管是大众的朗逸、新宝来,还是本田的锋范,都走的是这一路子,而这一切,都源于大众那个惊人的发现:“中国人需要简单的大车”。

 

标致雪铁龙一直被指责不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来,多年来一...

Read more

堵车也是个人品问题


现在堵车已经成为城市的心腹大患,成为市民们的一块心病。一位在北京媒体的朋友,这两天MSN上的签名档上就写着:你会因为太拥堵而不买车或不开车吗?——她其实已经不开车上班,改坐中巴了,写这个估计是有点心理不平衡。

 

这是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无奈。为什么会堵?车太多、路太少、规划太低能、管理太落后……,总能说上很多的理由。但在路上经历了太多的“惹不起”、“躲不开”后,人们应该想到,这其实还是个人品问题。

 

现在路上惹不起的车太多。特权车就不必说了,它们已经穷尽了汽车在马路上所有可能的行走方式,闯灯、逆行、跨线无所不能,活脱脱一个汽车游戏《横冲直撞》的现实版。“社会车...

Read more

中国的“精品小车”到底贵不贵?


中国市场上的“精品小车”近来都有比较大的动作:丰田的雅力士刚刚发布了改款车型,本田的飞度也将迎来中期改款,而跳票已久的大众5代POLO风传将在12月份上市。

 

雅力士的这次是专为中国而改款。有报道说,丰田为此在两个方面破了例:丰田为每一款车改款都不会有外形上的大改动,而中国版雅力士是个例外(欧洲版、北美版改款在外观上变化没有这么大动静);从提出改款要求到设计完成,丰田一般需要3年时间,此次雅力士改款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丰田急着赶着改雅力士,当然是想借此为雅力士在中国疲软的销量提提气。而大众的5代POLO慢慢吞吞地不肯上市,是怕新POLO有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

Read more

什么是小排量车,谁说了算?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又在折腾车船税的事儿,要按汽车排量进行梯度征税。这听上去挺好,小排量车养车的负担会减轻,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宏诣——但据说只有排量在1.0L以下的车可以少交税,其余的车都会增加。

 

很多人怀疑自己看错了——不是以前都说1.6以下的车是小排量吗?难道1.6升的车也会多交税?

 

其实,“有关部门”谁也没有明明白白地向公众说过到底小排量车应该符合什么标准。之所以大家会有“1.6升以下”这个概念,都是因为“有关部门”这两年出台的刺激车市的政策都以排量1.6升为限。

 

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Read more

有多少中国人买车是为了装门面?


中国人买车讲究气派,有钱没钱,总想着买辆大车。如果钱包实在不给劲,不得已第一辆车买了个小家伙,等到换车时,就要升级成大一号大两号的家伙,或者干脆来个高大威猛的SUV。为什么要贪大?宽敞舒适当然是一个考虑,但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年有个笑话,说某人家里并不阔绰,但爱显摆,明明吃了粗茶淡饭,出门时偏要用猪油擦擦嘴,用以向人们展示自己大鱼大肉的生活。这种表现实力的方式惠而不费,手法类似于今日女性手中拎一个LV。嘴上流油不见得吃得好,手中拎个LV不见得过得好,但嘴边的猪油和手里的假LV确实能帮着找回一些自信。

 

当然,真的有钱人可能会拎一个真的LV,这个LV...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