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清建

《中国经营报》特稿部主任、199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1999年进入《中国经营报》工作。策划报道过《红顶商人调查》、《〈凯雷并购徐工 外资蚕食中国产业NO。1调查》、《外资做庄中国股市解秘》等大型系列报道。这些报道不仅一度引领过新闻界报道方向,还引起国家决策层的关注,并最终导致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相继出台。

娃哈哈与达能纠纷真相


        作者:叶文添、唐清建、张曙光、赵晓

  达能与宗庆后,正面临着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纠纷。
  范易谋与宗庆后的纠纷从表面看,是一个合同的纷争,是一个商标归属的争论。实质在于利益归属,在于利益的流向发生了偏离。
  当宗庆后逐步看清了达能的最真实意图时,宗开始不断出击,在合资公司之外,同样利用娃哈哈商标的非合资公司开始大肆扩张。而且非合资公司合作对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通过改制,由宗氏家族控制的非合资公司逐步在代替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与达能的合资。
  因为非合资公司的利润要打入另外一个账户,顺着...

Read more

柳传志的无奈


  【本文摘要】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是一个做生意之人,他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纯洁”海关队伍!

  听柳传志先生侃天,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十一”前的一天,我再一次聆听了柳先生充满智慧的谈话。这一次感受比以前更甚。

  我倒不是说柳先生的谈话,是多么的尖刻难懂,多么的不得要领。其实,恰恰相反,柳先生每次都能用最为通俗的方式,讲出人世间(主要指中国)最为深刻的哲理。每次,柳先生都能让聆听者如同抱上一大堆“元宝”回家一般,兴奋上三五天时间。

  但每次柳谈到他处理问题的中国方式时,我都为之颤...

Read more

全国类财经媒体地方败局


最近和记者站们的同志聊天时,他们向我说出了一些全国类财经媒体在地方的尴尬。比如一家全国著名的财经媒体在重庆市仅发行600份,这600份报纸发行委托的是重庆日报集团之外的一个媒介发行机构。而日报集团在当地垄断了近80%的发行份额。

我当时问记者站的同志:“他们为什么不委托日报集团发行哪?”记者站的同志说,日报集团配送的都是在当地热销的都市报,份额大而且收入高。全国性财经媒体在地方几百份甚至几千份发行量,日报集团是很看不上眼的,“怎么能保证按时按量的配送?”即使配送,也是日报集团忙完之后的选择,及送到读者手中,也是昨日黄花了!

在这个恶...

Read more

飞洋让我感动


——本期特别报道背后的人和事(之一)

在深夜的时候,飞洋(原名丁飞洋,本报主任记者。飞洋是位很漂亮的MM。有例为证:本报男记们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谈论她的漂亮和美丽,而女人们则更多谈论她的智慧和贤淑)给我发来一封私人来信。

信上这么写道:

老唐,今天跟北京电视台做经济新闻负责人吃饭,他提起咱这个报道赞誉有加,呵呵,真高兴,他说他记得经营报上一篇报道,还是富士走私的新闻,并表示咱们若如此写下去,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眼球,报纸的竞争力也会大幅度提升,我告诉他这是我们特稿部门的专题策划,每周都有很重量的新闻的。

谢谢你的努力工作啊,你的这期特稿让我也觉得很骄傲的。

晚安

飞洋
 ...

Read more

一个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的真相


 

一个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的真相(主题)

——《外资做庄中国股市揭秘》背后的人和事(之二)

 

“这哥们(注:1688期特别报道《外资做庄中国股市揭秘》中的爆料人张先生)在犯罪。”

韩总(中国经营报编辑部副总编辑)一边看稿一边说。

我说,“是的。”

“证据确切吗?”

“确切。”

沉默,一阵又一阵沉默。

在韩总办公室里,空气变得凝重起来——两个男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突然间无语,而且长达数十分钟。

韩总终于从稿件抬起头来——“几个人知道(这篇稿子)”?

“四个。两个记者,还有你我”。

在特别报道《外资做庄中国股市揭秘》见报前夕,编辑部正暗动着一...

Read more

一个出人意料的改动


 

一个出人意料的改动(标题)

《外资做庄中国股市揭秘》背后的人和事(之三)

 

“除我之外,我相信没有人敢发此文。”

 面对众多质疑者,戴奕终于忍不住了。

戴奕,中国经营报一位率性的美男子(戴此文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网易邀请戴去做在线访谈,访谈采用视频的方式。戴的女友当时约了几个好友观看。观毕,据戴称,他女友当时颇为自豪,在好友面前将戴称之为“美男子”)。

戴的话,堪成盘古开天地之后的第三句男人的牛言。

想当年,当项羽遥望到秦始皇巡游天下不可一世的气势时,发誓道:“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介草民,项羽敢于向最高统治阶层进取的气势和雄心,千百年来被称为...

Read more

一次深夜的拜访


一次深夜的拜访(标题)

《外资做庄中国股市揭秘》背后的人和事(之四)

 

当我再次拨通戴奕的电话时,戴乐了。

戴说,在前两次核实相关事实的时候,他有点紧张,因为他从来没见我如此认真过。

我也乐了。我说,这是最后一次,请你配合。我毫不夸张的说,这也可能是中国新闻史上审核新闻稿最为仔细一次——仔细到一字一句,仔细到每一个标点符号。

 

“张先生绘声绘色讲述的同时,点开一个券商营业部的股东账户名单,数个股东账户身份证号码随之闪出。 仲恺在线论坛6R0S%J3Xv{ u"R}
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身份证中有4个均显示为1986年出生,而且都来自于河南某市。...

Read more

我们为何如此冷漠


 

我们为何如此冷漠

中国经营报特别报道《太湖治污十六年无功而返》背后的人和事

 

我决计要做一篇有关太湖的特别报道。

当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入超市抢购矿泉水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种预感使我感到这个世界的可怕与狰狞,尤其是我看到平日里那些衣着考究的人们为争夺矿泉水而斯文扫地的时候。

 

我给宁华拨了一个电话。他正在看电视,无锡自来水危机的新闻通过电视镜头已经传播到千家万户。

宁华有点犹豫。他的犹豫曾动摇了我的决心。

 

不想,临睡前随手翻起的一本书,最终坚定了我的信心。这本书的名字叫《寂静的春天》。

作者蕾切尔·卡逊是美国海洋生物学...

Read more

为什么这样的财富故事还在延续?


 

 

 

为什么这样的财富故事还在延续?

中国经营报特别报道《河南首富财富帝国崩塌始末》背后的人和事

 

20世纪初,逃亡到日本的维新派为拉蔡元培入伍,派当时的得力干将罗家伦去做说服工作。蔡是当时伟大的教育家,能争取到蔡的支持,对维新派来说,是一支剂量很大的强心针。

没想到的是,蔡果断的给予拒绝。蔡说:“我认为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他们要想靠下几道上谕,来从事改革,把这全部腐败的局面转变过来,是不可能的。”

罗后来回忆说,多年来蔡的话“言犹在耳”。

河南首富孙树华从发家到财富帝国崩塌的历程,又为蔡的论断提供了一个...

Read more

我们正在逼近真相


 

我们正在逼近真相

中国经营报特别报道《中介兴风 深圳楼市起浪》背后的人和事

 

我屏住呼吸——

在看记者吴程涛即将见报的这篇稿子时,我心跳不已——我生怕他出现一点瑕疵,我生怕他没有触摸到商业的真实。

他的每一段落似乎都引导着我的想像,引导我走向一个又一个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地——商业链条在一次又一次利益的交割中展现了他真实的生态。

他的每一个调查都显得那样敦厚而富有张力——看似简单但却耐人寻味;他的每一次分析都显得是那样沉着而又坚韧——数据以及背后的解读理性而不张扬。。。。。。

 

“程涛,你太牛了。”

我不由得拨通了程涛的电话。当这句在我心中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