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温天纳

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现任投资银行高级管理层,兼任中国高校联金融协会副主席、香港证券专业学会委员会成员及国有有色金属集团董事会成员。在2005年,温天纳获委任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目前,亦为众多国内外主流媒体在财经领域的特邀专家。在2009年年底,他获邀撰写财经畅销书“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发表其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及投资观点的准确预测。2008年和2009年温天纳在亚太(投融资)华人经济年会获得杰出金融界人士奖项,其言论及观点在内地和香港均具市场影响力。

热钱入港推动 AH股溢价收窄难免


  美国上市企业第三季业绩转坏,欧债危机升温,欧美股市受压。香港此时此刻却饱受资金来袭,热钱涌进,导致港元汇价持续强势。笔者估计热钱流进香港的趋势将会维持一段时间,主要由于内地经济已由谷底回稳。除非内地经济突然恶化,或人民币升值步伐逆转,否则热钱冲击香港的情况都难以改变。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导致港汇升值,也刺激了港股。在欧美市场面临调整的情况下,对香港资本市场肯定会带来一股大起大落的冲击波。

  A股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不断整固,港股却在国际资金的冲击下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金持续追捧在港上市股价相对落后的国企H股,A股对H股的溢价难免持续收窄。

  另一方面,内地股市与...

Read more

帮QE3“埋单”看看


  QE是美国最重磅政策武器!笔者想预先帮QE3“埋单”看看,究竟未来一年的威力有多大?

  投资市场对QE3以及联储局将购买MBS的预期起起伏伏已近一年,这也令到资本市场早已曲线提前反映了QE3的部分效果。参考招证宏观研究估计,过去12个月,联储局推出QE3的预期已经有效压低美国按揭贷款利率27﹒6的基点,对应4800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证券购买计划,已经相当接近QE3进行12个月后所购买的金额。

  力度超预期,效果却有限

  若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分析,QE3对于压低按揭贷款利率的边际效果将会十分有限。能否改善美国房地产状况、经济和就业市场?实在是...

Read more

昙花一现的QE3


  QE3热潮急流勇退,中日关系对市场的影响反而成为焦点。

  上周QE3才落实,很快就急速退潮,美股在本周已失去方向,港股近期也缺乏明确动力。欧债忧虑却再次出现,一度也令到市场不稳,不过,按近日美国一个基金经理调查结果,环球基金经理对欧洲股市的前景是近年半以来最乐观。因此热潮虽退,但危机应该不会突然爆发。

  亚太区局势的变化相对而言更值得关注,笔者在周一晚上以个人身份在接受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访谈时,也提到香港上市的日资概念或有日本概念股份更出现小股灾,部分遭到明显抛售,抛售幅度达到4%至6%以上,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下挫。当中以内地业务占主的日资概念股所受冲击特别明显,在...

Read more

“央行们”9月会做什么?


  “央行们”9月会做什么?从环球局势去看,8月份难有突破。9月份将成为环球“央行们”重要政策视窗期,短期内投资市场对环球政策憧憬有增无减;无论是内地、美国还是欧洲、市场的短期驱动力将完全依赖于直接的流动性注入政策。

  若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内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然后再延续以往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在第三季余下的时间内,理论上,就会有过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注入市场。

  内地最新外贸和新增贷款数据远差过市场预期,看似在中央政府多轮的松绑和微调政策后,流动性尚未能全面释放出来。通胀急速回落虽然未必是好事,但是在这前提下,笔者...

Read more

股市的“奥运魔咒”


  笔者年少时在英国伦敦生活,今天适逢奥运会在伦敦揭幕,自然较为关注。不少读者关注奥运,但是更多投资者关注“奥运魔咒”。

  内地股市更年出现很多“魔咒”,有香港传来的“秋官效应”,有内地基金界盛传的“88魔咒”,也有与体坛有关的“欧洲杯魔咒”和“奥运魔咒”。

  内地的“88魔咒”

  香港的读者可能较少听过内地的“88魔咒”,这是指当内地基金仓位水平达到88%附近的时候,A股市...

Read more

香港男人“供应”愈来愈少,怎么办?


  笔者在两年前编写的《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一书与其他撰文中,曾讨论过“女多男少”的社会现象,事隔多年,问题不单没有改善,还持续恶化。

  香港统计处最新的人口普查发现,男女比例进一步恶化,每10名女性相对只有8.76名男性,不过,性别失衡也没有让“港男”尝到甜头,适婚年龄而未婚的男女比例持续创出新高,这就是内地所谓的“剩男剩女”现象。

  “女多男少”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和关注,因为香港有可能在30年后,会出现为数庞大的“剩女”群,数目惊人。

  ...

Read more

何时减存款准备金率?


  在上周的黑色星期五(13日),坏消息特别多,欧洲九国的信贷评级被下调,内地外汇储备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的环比下降,凸显资金外流。看似,中国人民银行也将有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维持流动性处于合适水平。

  不过,上周四(5日)内地公布了相关通胀数据。受春节影响,12月CPI回落速度减慢至4﹒1%,相比1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环比则增长0﹒3%,略高于早前预期的4﹒0%。

  节日影响食品涨幅略扩大

  我们的宏观团队也进行了分析,受节日影响,食品同比涨幅略有扩大。从具体细类商品价格对比来看,鲜菜和水产品的涨幅居先,早前鲜菜的跌幅较大,但12月环比止跌回升...

Read more

欧罗区债务危机持续恶化


  在1月13日黑色星期五,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1年四季度金融统计数据表》,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比11月底减少397.59亿美元;2011年12月份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下降超过1千亿元人民币,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标普在黑色星期五同日宣布下调法国、意大利等9个欧罗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这次降级主因,是欧洲领导人近期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足以全面应对欧罗区内部存在的系统性压力。

  上个月欧盟峰会所达成的协议也不够力度,无法解决欧罗区的金融难题。除德国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14个欧罗区国家的信用评级展望均为负面,即在未来两年内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最少有三...

Read more

股市能否迎来春雨?


  香港证券市场在2011年的表现是金融海啸后表现最差一年,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和对内地资产价格预期转弱是主要成因。正如我们宏观团队所分析,在过去的一年中,表面上,国际市场上负面因素持续困扰和欧美资金的大幅撤离是导致港股回落的直接原因,但外资对内地资产价格的预期转坏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才是港股下滑的深层次起因。

  不过,过度的负面预期始终有消散之时候,“一月效应”还是有可能成为未来股市估值重新计算或上升的诱因。当然,在第一季度内,由于欧债问题持续威胁投资者,避险情绪还有上升的空间,但至少目前投资者将会逐步将注意力转向2012年内可能出台的一些结构性宽松的财...

Read more

从下一波新股潮说起


  2011年是笔者从事投资银行工作的第19个年头,上周应“经济商学院”邀请,主讲一个上市保荐人讲座。笔者作为主讲人参与了这课程差不多有10年了,当中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报名参会的人数犹如新股市场的寒暑表。市场好,企业上市的意愿强,人数也较多,市场气氛弱,参会的人数也会较少。

  这次参会的人数还是颇多,气氛也挺热闹,笔者在分享意见时也特别起劲。散会后不少与会者并没有即时离开,争取时间与笔者交流探讨下一波新股浪潮何时将至?作为企业该如何部署?

  10月通胀或回至5﹒5%

  笔者认为新股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市场,作为一级市场重要的一环,性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