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两年前编写的《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一书与其他撰文中,曾讨论过“女多男少”的社会现象,事隔多年,问题不单没有改善,还持续恶化。
香港统计处最新的人口普查发现,男女比例进一步恶化,每10名女性相对只有8.76名男性,不过,性别失衡也没有让“港男”尝到甜头,适婚年龄而未婚的男女比例持续创出新高,这就是内地所谓的“剩男剩女”现象。
“女多男少”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和关注,因为香港有可能在30年后,会出现为数庞大的“剩女”群,数目惊人。
“女多男少”问题,内地情况同样严重。笔者也希望在本文中再次与读者探讨过往的一些论点和意见,有一位内地读者的电邮曾提到:“……我所在的南方的一个小城……离您们香港不远、也很接近深圳和广州,就出现了许多‘剩女’。为什么?因为那里‘三来一补’的小工厂小企业特别多,女性就业也特别多……本地男性很多都是取外来女工为妻,使得本土‘剩女’的择偶范围不断缩小……我们该怎么办?看来只可以把钱储起来,储钱防老来自救!”
“剩女”们的投资心态
当然上述基层社会的心态局部促成了内地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储蓄率愈高,代表了市民消费愈少,导致“内需”无法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早前,为捕捉这方面的商机,内地有一个评估“剩女”投资心态的报告,有几点心态特征值得读者留意:
1.全部精神均放在投资自己的身上;
2.细心管理自己的现金流;
3.早行动,早收获,尽量将投资变成一种习惯;
4.开始关注房地产投资能带来的回报;
5.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保障。
在这些心态形成的框架下,她们会定出“四个规划”:
1.现金规划:流动资金不可少,以保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保额必须覆盖父母未来养老费用;
3.养老规划:定期定额投资基金、以保日后退休生活;
4.投资规划:回避高风险投资,选择稳妥能有固定收入的投资。
“剩男剩女”撑起物价
不过上述情况只能概括部分基层人士的心态,正如笔者曾说,在内地,“剩男剩女”现象也是教育程度过高、社会晚婚的后遗症。因此,并非所有“剩男剩女”均为无产阶级,相反他们非常富裕。所以,过多的剩男剩女亦会引发通胀。因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赚多少钱也可以尽花,也没有什么孩子需要照顾,用的、买的和吃的均可能是“以贵为先、实用较次”。由于他们多数也受过高等教育,薪金会较高,购买力亦较强,大量的购买力一旦急速涌入市场的话,必定刺激物价上升。
观察近期内地经济形势,1月份的CPI通胀率反弹,说不定也不可以忽略“剩男剩女”的因素。如今,“剩男剩女”在全国各地数量猛增,已经成为星火燎原之势。内地不少朋友认为现在的物价之所以这样高,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些“剩男剩女”有非常大的关系。
什么人换手提电话最密?没有结婚的人。
什么人换手提电话最慢?那些多孩子的父母。
这说明那些没有家庭负担的人是商品市场的消费主力。据称,在深圳有一个现象,很多“剩男剩女”没有地方花钱,在买东西(如买车买房)的时候并不问价,结果支撑了消费产品的高价格,据称也推动了楼价的上升。
全球性别比例失衡成趋势
香港人最关心的是“女多男少”的社会问题。香港每千名女性对男性数目在1981年为1087,但在过去20多年间,这比率不断持续下降。自1996年起,20-39岁年龄组别的女性人口已经开始较男性为多。在2009年,每千名女性对男性数目为889,到了现在,数字已经下降到876。到了2039年,更将下跌至744,这是由于大量内地女性单程通行证持有人持续流入,以及为数不少的外籍女性家庭佣工来港工作所导致。若撇除外籍家庭佣工,人口的性别比率仍会由2009年的955下降至2039年的804。尽管全球新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约为106:100),但性别比例失衡正成为一种趋势。中东的卡塔尔,男性比女性多出九成,属于世界上最缺女性的国家。
俄罗斯吹起“外嫁”风
很多人会以为世上最缺男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实不是,俄罗斯的邻国,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女性比男性多17%,是世上最缺男性的国家。若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严重性别比例失衡,这不只是一个简单未能找到配偶的问题,这失衡会冲击社会稳定和延续性,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国际关系。
笔者举个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苏联(俄罗斯前身)军队阵亡人数接近900万,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引致了日后俄罗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一夫多妻”,这社会现象一般是很难证实的,但是后来的一份统计报告印证了这社会问题。在2002年的全俄罗斯人口普查中,声称已经结婚的女性比声称已经结婚的男性多出6.5万人。这象征着不少于数万名俄罗斯男人至少有两位妻子。
另一个社会问题就是“跨国婚姻”激增,据美国司法部统计,最近十多年来,通过嫁给美国公民而移民到美国的俄罗斯妇女有7.5万人。这种风气导致俄罗斯出现“外嫁风”,同时还催生了许多新赚钱的途径,据称俄罗斯有一本叫做《如何嫁给外国人101条建议》的书一直长居畅销书榜,在大城市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等设有数目众多的跨国婚姻介绍所。
虽然“外嫁”看似可以缓解国内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但是不少外嫁的“俄罗斯新娘”均为受过良好教育、年轻貌美的社会精英,因此,社会学家认为“外嫁”风将负面影响俄罗斯整体人口素质,等同将精英全送到外国去了。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假设“剩男剩女”无法娶妻或嫁出,未来的“剩男剩女”将加大了国家福利开支的压力,因为没有儿女照顾,政府就需要负起他们退休后的福利责任,担子一点也不轻。
香港男人“供应”愈来愈少,怎么办?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