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馨语

法国经济学硕士,竞争情报学硕士,语言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媒介学,经济智能(竞争情报+商业智能),互联网,法国文化,中法比较;对中国文化有天生的兴趣。思路广阔,不拘一格,对新事物和旧事物有同样的接受能力。爱玩,有时候试图用不严肃的方式研究严肃的问题。

曾几何时


高考了,别人的高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高考,让我想起我那可能好不了的病。如果说别人的高考是一个恶梦,那么我的高考只是恶梦的开始。其实整个细节我 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所有跟几何有关的题我几乎一分也没丢,中考的时候也是一样。是的,几何一直是我的骄傲,虽然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它,为什么学 习它。当时每次跟父母汇报成绩的时候,我总是先宣读几何成绩,那样后面会顺利些。甚至可以说在我整个学生生涯中,几何就是我唯一的学习动力,每天都离不开 它。说实话,高考前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很快就要离开几何,否则我绝对会感情用事的。而且我想,学校里教的东西一定是有用的,何况是我最擅长的几何呢?

 

可 ...

Read more

纸,到底怎么办?


关于纸的过去,也就不在这里多说了。今天的纸面对的三大形势:电子媒介的崛起,世界化和环境问题,面对这些形势,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下“怎么办”,下 面展开说一下。

 

国家图书馆的恶梦:

大家都知道,每有新的出版物,国家图书馆都会保存一份以上,世界各国都是 如此。国家图书馆就好比人类历史的仓库,每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进去一次,但那个仓库还是在,也不得不在。好像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有一种舍不得扔东西的 习惯,这可能也是人类共有的习惯,反映在国家图书馆上,就是如此,虽然没舍得扔的东西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碰。西方的印刷术让他们很早就享受到了文化大爆 炸,而这个大...

Read more

奥运背后


算不上揭秘,不过法国人知道,没理由中国人不知道,朋友们当故事看吧。

 

涉及人名都用缩写

 

1924 年巴黎奥运会,法国获得了13枚金牌,14枚银牌和11枚铜牌,这是法国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之一。2000 年,当年巴黎奥运会的76年之后,法国希望奥运会能在2008年再次光临巴黎,这是多少欧元啊!这个任务光荣地落到了C.B.身上。但是竞争对手不少,除 巴黎,还有北京,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大阪。C.B.原来是法国某大保险公司出色的老板,现在他的精力全部都奉献到了申奥上。C.B.团队中有一个原来在 巴黎市政府做公共关系的专家负责研究其他竞争城市的状况,2000...

Read more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输出如何重要就不说了,当今处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三大意识形态冲突阶段也不说了,有人说中国被C字型包围也不评了,直接入题吧,亲身经历,也是浅 见:

 

  1 师资力量:可以说目前有能力教授中文的教师少的可怜。当然里面分两部分人,懂中文的外国人教他们本国人,还有中国人教外国人。能教外国人的中国人还是不少 的,但是这些人都在国内,国外有一些,但是不多,不够,而且很分散,没有联系;而能教外国人的外国人就十分有限了,教师这个行业毕竟无法跟许多其他行业相 比,有了几个学成中文的外国人,都立刻会被其他行业抢走。

 

  解决办法:中国国家汉办的地位应当提升,跟国内外...

Read more

民主傻瓜书


只总结,不含个人意见,让我们看看西方人怎么看待民主:

 

   I. 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

 

   民主是人们用来选择他们的领导人,让他们的领导人在对其职责的完成中对其政策和行为负责的一个方法。要由人民来决定由谁在议会代表他们,选择谁作为国家 级别的和本地级别的政府首脑。这要由人民在自由的公平的选举中有规律地选择他们的立场来实现。

 

  政府建立在公民的赞成之 上。

 

  在一个民主中,人民是至高无上的,是政治权利的最高形式。

 

  政府领导人只是暂时 的拥有权力。

 

  法律和政策需要在议会中多...

Read more

人民是如何被忽悠的


这个文分两部分,一部分严肃一点,一部分扯蛋一点,至于哪部分是真扯蛋,哪部分是假扯蛋,或者说全都是扯蛋,或者全部是,您自己看。

 

要 想知道人民是如何被忽悠的,首先需要了解人民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哪些特征,以下特征不分国别,大致都如此:

-整体上,人民的素质不高。

- 整体上,人民的判断力不够。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扯蛋,因为总要有一个或者几个人民先雪亮了,其他人才有可能雪亮。

-整体上,人民太 厚道。

-整体上,人民无法达到绝对的团结统一,总有分歧。

-整体上,人民重视生活,为生活可以放弃很多。

-整 体上,人民胆子小,一个人身后就算有...

Read more

"简历"之七十二变


媒介学研究的,简单说就是技术发展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所谓媒介,也并不只是一般所认为的那些信息传播工具。很多事物都可以是媒介,比如道路, 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船),纸,媒体,互联网等。简历,找过工作的人可能都用到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技术手段发展下人的行为的反应,也可 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小媒介,因为它用来传递您的个人信息。这篇小文将以第一种角度聊聊简历的发展变化。

1-以人作为传播载体:
最古老的简历是什么?从古老的时代一直到今天都一直被应用,那就是人。这个人可以是您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在过去,人们找工作最常用的两个方式,一个是毛 遂自荐亲自去找老板,另一...

Read more

评估,建立,经营自己的E声望


引言

 

声望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随着互联网和web 2.0的到来,社会网的多样化,内容的分享,网民们的促进,对个人和服务的评价和评估的工具的出现,声望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声望成为了公共的和 世界化的。而且这种声望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时间性,因为没有什么或者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在互联网上消失。

 

也许在无意间,我们就描绘了我们的“数字生活”,我们身份的所有侧面都在这里面揭去了面纱:隐秘的,个人的或者职业的。

 

面对这样的危险,不管是为了维护品牌形象还是为了保护个人私生活和个人信息,您可以决定保持...

Read more

Web2.0,让逝者永生


此文不是玩笑,而是严肃的讨论。

 

中国博客的数量早已经过亿了,QQ号码也变得老长,有没有人想过,在那么多不是“名 博”只是草根的人当中,有多少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呢?姜岩的空间还在,而且常有不相识的人来纪念,而其他人呢,就这么没了?我想,新浪腾讯应该是不会去 管自己用户的死活的吧,除非是想要收回长时间不用的QQ号码再去卖给活人。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轨迹,轨 迹有长有短,也许不是那么光芒四射,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些值得被记住的东西,至少是被亲人朋友记住。不是任何人都是曹操,能再千年后继续引发他人争论。但是 据说人与人是...

Read more

为企业2.0服务的个人品牌(Personal Branding)


在目前的企业1.0中,协作者在集体中被溶解,受到限制以至于无法发挥其特有才能。而在企业2.0中,每个人都可以在其才干,能力和品质上创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并将其跟其他个人品牌结合以有利于自己和集体。

 

什么是企业2.0?

 

企 业2.0原本指的是一个智能企业,我们这里谈的企业2.0是一个描述企业在知识经济中发展的营销理念。在这个必要的发展中,在这个世界化竞争中存活下来的 企业同那些要退出竞争舞台的企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革新。一个2.0企业懂得发展创造性,革新或者集体思考能力来获得一个高于所有个人性能总和的集体性能。 这就需要比如说有能力通过被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到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