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学研究的,简单说就是技术发展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所谓媒介,也并不只是一般所认为的那些信息传播工具。很多事物都可以是媒介,比如道路, 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船),纸,媒体,互联网等。简历,找过工作的人可能都用到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技术手段发展下人的行为的反应,也可 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小媒介,因为它用来传递您的个人信息。这篇小文将以第一种角度聊聊简历的发展变化。
1-以人作为传播载体:
最古老的简历是什么?从古老的时代一直到今天都一直被应用,那就是人。这个人可以是您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在过去,人们找工作最常用的两个方式,一个是毛 遂自荐亲自去找老板,另一个就是熟人介绍,那么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传递出去的手段就是人,自己或者他人(其实当年的所谓分配工作也属于这样一种,只是介绍人 是大学)。
2-以纸作为传播载体:
几乎跟上一种方式同样古老的方式就是把简历和求职信写到纸上(同样地,这里也可以包括别人的推荐信)。这种写到纸上的简历历史久远,而且知道今天还是作为 简历的最主要形式,是纸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纸作为技术手段被发明之后,人迅速地应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媒介学的一个经典案 例。同样地,根据惯例,印刷术的发明应该也会改变简历的面貌,但是好像在古代并不明显,多数人还是写而不是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媒介学的另一个研究方 向,就是人在面对技术发展时所做的适应是有限的,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逆反的。计算机技术,排版技术,机械打印技术,以及多样花的文字处理软件发展起来之 后,简历才向前迈了一步。为什么迟了这么就才迈这一步呢?原因是促使简历发展的不是印刷术,而是我提到的那些后来的技术。一度,这种打印的简历满天飞,公 司喜欢,个人钟爱。随之,简历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花哨。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提供了这样的可能。这个时候,上面提到的逆反作用又再次出 现,写简历有经验的人会走出来说:“切记,简历的根本是内容,不是花哨。” 另外,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行为的变化,而人的行为的变化又会导致其他问题。原来的简历上是没有照片的,后来有了,而且每个简历上都必须有照片。但是近年 来在欧洲,出现了一种相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简历上不但没有了照片,甚至没有了姓名和性别。原因是有了照片可能招致相貌歧视和种族歧视,性别导致性别歧 视,而姓名可能又会导致“阿拉伯人”歧视。还有一个逆反现象,比如说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手写简历,原因可能是他们字写的好;作为老板,喜欢手写简历也可 能正是想通过字来看这个人。逆反趋势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人为的,也就是当所有人都吃苹果的时候,吃梨就是时尚,等到所有人都吃梨的时候,苹果 又翻身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技术的发展对人有影响。
-人对其发展了的技术有双重影响,有正有反。
-而更新的技术的发展是为了缓和上述正反的冲突的一种折中办法。
-人的非理性导致了技术发展的非理性以及技术应用的非理性。
3-以图像作为传播载体:
这种方式其实也不是新鲜的。画家,摄影家早就用图像宣传自己了,后来又有搞电脑图像设计的人用自己的作品推荐自己。这里要说的图像简历,不是上述那些图像 专业人士所用的自己的作品。这里说的图像简历走处了图像专业,适用于任何人,并且在形式上保留了传统简历的所有特点和格式,比如本文插图中的那个简历。理 论上讲,这样的简历适合任何人,任何职业,但是问题是,当您申请的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公司,比较“严肃”的职位的时候,您是否有胆量交这样一份简历?就 算您有这样的胆量,那么是不是所有老板都会很正面的对待这样的简历?更不要说是欣赏了。我想大多数老板都还一时无法接受吧。这也就是人对纯粹的技术发展的 逆反作用,也是为什么纸在2000年后依然统治着世界。
4-以音频视频作为传播载体:
这种方式同样不新鲜,在其专业领域早被应用了。歌手推荐自己用录音带,CD,甚至把演唱拍摄出来,搞表演的人录一个小品给别人看,这都不新鲜。当这些方式 被非表演和演唱专业的人用到就新鲜一点了。不过,天生比较外向的人还是不少的,因此在Youtube上充斥着无数的简历视频,他们寻找的职业工作也是各种 各样。曾经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30多岁的失业妇女在找保姆的工作,她在视频中展示了她既不让人看了反胃又没有美到能够迷惑男主人的程度,她将她作为家庭 妇女必备的超常技艺一一练了一遍,然后突然换上高雅的衣服,一边弹钢琴,一边用美声唱歌剧,最后,她用7种语言做了一个简单的求职要求。这样的简历不能不 被欣赏,但是跟图像简历一样,是不是所有老板都能接受的了?
5-以网络生活(我以前提到过的数字身份)作为传播载体:
说到这最后一种简历,我想先提一个网站,叫“价值中国”(http://www.chinavalue.net/)。我曾经在我的帖子中提到过“数字身 份”和“个人品牌”,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先读一下再继续往下看((Personal branding)数字身份)。为什么我要提价值中国,因为那里不是博客,不是论坛,而是职业网。作为网站,都希望获得最多的用户,价值中国的目标是想把 您的整个职业网络生活”一网打尽 “,让您在它那里建立您的数字身份。看看它都提供了什么功能:“个人媒体”提供了博客的全部功能,此外您可以给百科全书编写条目,上传您制作的文件,这些 都体现了您职业方面的能力;“社交圈”和“关系人”服务让您建立您的人脉;等等。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价值中国”希望所有人都提供真实身份,真 实信息,那么如果您真的全部都提供了,并且您在那里够活跃够坚持,那么您的整个个人简历就呈现在上面了,它甚至建议您随时到Google上去搜您的名字, 看看您的知名度。但是就像我在“数字身份”帖子里说的,假如“数字身份”跟您的真实身份重合的太紧密,那么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没有约束的地方,您的个人安 全,您的声望都会收到威胁,当您在您的领域内取得了成绩之后,当您称为了专家之后,如果哪天您成了“人肉搜索”的对象时,好像不用搜索您就直接曝光了。再 者,谁能保证“价值中国”会不会将您的信息转卖给他人,以便”他人“更有针对性的朝您卖东西呢?这样的事可是极其常见的。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您是否落户价 值中国,只要您上网,您总还是会留下痕迹,这个痕迹也就是您的简历。只不过,上面提的四种简历都是由您自己决定的(除了给您介绍工作的那位有可能说错 话),而在网络中的简历则并不由您自己决定,它受您言论的影响(有时候是无心的),受您的“人脉”影响,受提供各种服务的网站影响,甚至受跟您八杆子打不 着的人的影响。关于您的“数字身份”和真实身份的重合度,关于你的网络简历,这都需要您根据您的需要仔细斟酌而定。没有人能够完全的掌握这第五种简历,因 为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不要”无为而治“而是去认真的管理,可能管理不好,但是一定比不管理要好。或者,我们还可以试图争取比 别人管理的好。
"简历"之七十二变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