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平

蹉跎岁月,上山下乡、北大荒屯垦戍边,务农、教书,10年风雨;走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市场信息咨讯,文化、经济,30年历程。2008年退休。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兴安岭上(七)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兴安岭上

    (七)独轮车

    大约到了九月初,我们的运输工具有了明显改善。记得有一天,上级领导从山下运来一批独轮车,我们排也配备了七八辆。

    所谓独轮车,就是一个木制的一米宽、一米五左右长的簸箕形车斗,后面连着两个长臂木制车把,下面是一个胶皮车轮居于正中央。

    据说,独轮车的创始者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到了明末清初,独轮车还传到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

 ...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兴安岭上(六)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兴安岭上

 

(六) 板斧、扁担、大白蚊

    我们这次上山的任务是筑路。到了山上才知道,我们修筑的公路十分简易,就是从路边的山坡取出沙石,然后运到原始路基(前文提到的沼泽)上,一步一步地向前填充沼泽,用沙石铺路,垫平了、踩实了,就算完工了。这是因为,当时,我们一没有挖掘机,二没有运输卡车,三没有压路机,更没有铺路的沥青。好在简易公路的用途也较单一,就是为将来运输木材的汽车铺设的,砂石路走汽车还是没有问题的。

    刚开始筑路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手中只有板斧、镐头...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兴安岭上(五)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兴安岭上 

(五)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树

    在有关资料上有这样的记载: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全长1220公里,宽200~300公里,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高大的蒙古高原的分界。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部、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它的林木蓄积量为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7.8%。在大兴安岭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n...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二)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二)跨越小兴安岭

    第二天一早,我们启程赴黑河。先是坐汽车到双山,然后乘火车到嫩江。由于双山到嫩江县不过50公里左右,所以,上午9点钟前后,火车到了嫩江站。

    这是我第一次到嫩江县,尽管每次给母亲回信的信封上都要写上“嫩江县507信箱”。但是,这次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仔细看看嫩江县城的风貌了,好在后来还有机会,待我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和大家讲述吧!记得我们出了火车站,转身就进了长途汽车客运站,这两个车站好象建在一起,没容得我看一眼县城的模样。

 ...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三)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三)苏联大铁塔

    大约是下午3点多钟,我们到了黑河。刚一下汽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铁塔,好像就在街区里一样。

    所以说是“巨大的铁塔”,那是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所能见到的最大的铁塔,就是北京市区那座北京电视台(好像还没有中央电视台)的老式发射塔,眼前这座“巨大的铁塔”与北京那座差不多,足有几百米高。看到我们从车上下来惊讶的样子,同车的一位本地人介绍说,这个大铁塔是江对岸的老毛子建的,塔上的红外线望远镜,一直能看到咱们这边儿大山里边500里地...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四)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四)住店与洗澡

    刚到黑河,先解决住的问题。那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差,黑河市没有什么正规的招待所、宾馆。好像我们先是进了一家大车店。院子里是牲口棚,几匹骡子、马在吃草料;屋里是对面炕,大炕席上盘腿坐着几个车老板儿,吧嗒吧嗒抽着老旱烟,一股呛人的烟味儿直往外窜。老朱往里一看,说:“这儿不行!”我俩扭头就往外走。

    不多时,我们在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这是一家小二楼的旅馆,在当时的黑河,已是外地人较好的住所了。在旅客住宿登记的柜台前,张贴着一个很显眼的通知,内...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五)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五)小城街景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联系小麦种子事宜。事隔三十八年,我已经记不清这次去黑河是取种子、还是联系有关种子的事情了。不过现在还记得,老朱是文革前东北农大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说是我们51团难得的农业技术人才。这次来,是找一位在黑河农科站工作的、老朱的东北农大校友来接洽的。于是,我们就去找他的老同学。

    那天上午,天气晴朗,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走在黑河市的街道上。这时,我才仔细地看看这座边陲小城。

    当时的黑河...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六)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六)江边见闻

    来到黑河市的第二天下午,该办的公事都办妥了之后,我们来到了黑龙江边。

这是我们此次黑河之行中,最盼望的一刻,也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刻。

    那天下午,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呈现在我眼前的黑龙江,江面宽阔,大约有800多米宽,和我的家乡天津的海河比起来,那市区段的海河就显得太窄了!即使是现在塘沽外滩、响螺湾一带的海河,也仅有黑龙江面的三分之二宽度。站在这么宽阔的黑龙江边,我首先感到的是大自然的博大,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做为个体的人的渺小。

&...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黑龙江边(七)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黑龙江边

(七)后记

    白驹过隙,事过境迁。转眼间,三十八年过去了,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尽可能详细地把当年这次普通的、但又不太寻常的出差经历、所见所闻写出来,一是想让自己记住那段特殊的历史、那段难忘的历程;二是也想与现实环境的变化、反差做做对比,从而进一步领悟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以及一些人生哲理。

    在提笔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特意查了一下新的黑河市地图,发现变化真是很大。现在的黑河市已经从当年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境贸易中心了。新...

Read more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兴安岭上(一)


 

回首北大荒.知青岁月---

兴安岭上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瞭望南方啊,山下是茫茫的草原,那是我亲爱的家乡。青青的昆都仑河、昆都仑河哟,我在那里饮过马;连绵的大青山、大青山哟,我在山下放过牛羊……”这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演唱的歌曲《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中的几句歌词。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刚上初中的音乐课上,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开始,我就被它的优美旋律、特别是歌词中所展现的兴安岭的壮美景色打动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1969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或多或少的也是受到这首歌的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