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为民

《上海楼市·智典》发行人暨总主笔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第一地产」特约评论员 《青年报》房地产专栏主笔 《房地产世界》月刊专栏主笔 《移居上海》房地产专栏主笔 台湾·房地产政策研究学会秘书长 卫明不动产营销智库 负责人 《环球时报》房地产专栏主笔 目前常驻上海,从事两岸房地产商机交流与整合工作 中国时报、联合报、民生报、经济日报、工商时报等不动产专栏主笔 中视《住者有其屋》、非凡《现代购屋启示录》、正声《房事百科》节目制作暨主持人 从事房地产专业调研、策划、营销、教育训练工作二十年 著作《做自己购屋的主人》、蔡为民之《上海楼市智典》

“明码标价”剑指公平交易


   发改委2011316日发文要求自51日起,各地商品房均应“一房一价”,违反相关规定者将处以罚则。

为了表示贯彻执行的决心,发改委于512日再发出「关于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专项检查的通知」,责成各地对所有在售楼盘均应“检查到位,无一遗漏”。如此信誓旦旦,令市场对其效应不敢掉以轻心,而我相信果若雷厉风行,楼市交易秩序将得到明显导正。

 

  •     “一房一价”规范的何止是房价

 

很多人以为“一房一价”只是为了杜绝房产出售方基于自己利益之考虑,动辄拉抬房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市场现象与行为,事实上...

Read more

取消限购此其时?


    近期有部分媒体以少数先降后涨之楼盘的顺销,发表楼市成交回暖、价位转趋坚挺之论述,但这与当前市场走势落差颇巨。

 

  •           卖掉东京曾经可以买下美国!

 

事实上,只要限购令持续,每有进场者便意味着需求量递减,从而使得买气难以凝聚,导致价位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作战略、技术性微幅上调,以刺激为数不多的购房者进场,如果这也能解读为“房价回升”,那岂不是在说明政策不给力,及呼唤新一轮调控的出台?

众所周知,限购使“买得起的不能买,可以买的买不起”,等同人为...

Read more

咱就是要“降房价”!


温总理趁着巡视北京保障住房建设工地之时机,意有所指的公开喊话: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此举无异向已经岌岌可危、惶惶不可终日的楼市,再投下一颗震撼弹!虽未明言“一些地区”所指为何?惟其威慑力不容小觑则毋庸置疑,毕竟这是中央最高层首次正式、明确提出“降房价”之说。

l  房价不死,调控不止?

如同经济增长模式由“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再进入到“稳定增长”,中央对房价调控的表述,也曾出现多次更迭。长期出现在国务院各项房地产调控通知内的关键文字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接着是“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到“降房价,使之回归合理水平”,基本上是随着...

Read more

房价高=泡沫大?


银监会近日召开2011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刘明康主席在会中发言,要求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表示已再度展开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且情境设置为房价下跌50%

  • 中央开始担心房产泡沫破裂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对市场所发出之信号及威慑力不言可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因在于前后两次房贷压力测试的内容差距明显。

去(2010年)年五月进行的房贷压力测试,乃是以全国为范围,房价跌幅设定在10~30%,基本上无明显针对性,而本轮测试则特别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七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需按照房价较大幅度下跌的30~50%之条件,测...

Read more

不对称的沙漏现象


国十条楼市调控甫满周年,效应犹待发酵,市场却惊传“一线城市住宅库存告急”,甚至直指按目前的交易量计算,上海二个月、深圳六个月后将无房可售,而北京之供需关系则紧绷至1:3(一套房有三个购买者);言下之意是:地产新政不足惧,房价将因供不应求而出现反弹,颇有与政策相抗衡的味道!

事实果真如此?我看是故作姿态、调弄玄虚的危言耸听。

l   数据的确显示供不应求

当然,我绝对认同各方数据所显示一线城市之待售房源匮乏的判断――

北京: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数据表明,北京的商品住宅库存数量从今年118日迄今,始终在10万套以下,系20107月以来...

Read more

房价涨跌的真相


市场风声鹤戾,各种传闻满天飞!尤其是房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不同版本、信息充斥坊间,令人莫衷一是。

l  买卖双方各有坚持与算盘

在我看来之所以如此,除了市场尚未建立较为客观“掐头去尾取中间”之“中位数”计价标准,使判断容易失焦、错乱外,主要是角度、心态、认知各异所致,其中尤以房价已隐现松动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对立与认知差距最为明显。

从开发商的立场来说,通胀乃现在进行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3月份CPI不排除“奔5”可能,急的央行再次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升息因应。在这种情况下,最具保值优势的不动产本应有出彩表现,却受制于政策轮番上阵打压,市场动弹不...

Read more

降价犹为浮云


    随着央行2011年内的第二次升息(此前是在29日,亦为201010月以来第四次升息),宣示继续收紧信贷、压制通胀的决心,使楼市走势更显艰难与困顿。

尤其是供应量的逐步成长,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打折促销的信息,其中新推一手盘7~8成有折扣(多在9.8~9.5折之间),二手房议价空间则约为5~10%,于是有专家言之凿凿的表示降价已经开始,房地产重量级业者潘石屹更提出“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住宅价格已到了下跌的临界点”之论调。

我看这话说的既早了些,也只是表象而已,堪称:少根筋的判断。

l  现在的“降价”,主要是“一房一价”的假象

...

Read more

可惜了一锅好粥


随着各地方房价控制目标的陆续公布,期待房价下跌的消费者无不大失所望。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国八条第三轮调控面前,所有地方政府房价控制标准无一例外,仍以“涨”字当头!

l  房价既向左又向右?

其中涨得最少的也有8%(上海),最多的则高达50%(吉林榆树),如此这般,便引发了对房价判断看似相互矛盾与背离的现象,让人啧啧称奇!

一方面是保障性住房大量新建与推出——十二五期间供应3600万套,加上2010年的580万套,合计4180万套。庞大的保障房逐步面市,加之限购措施的雷厉风行,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及产生房价势必挫跌的预期;而另一方面,却又是同为实际执行保障房建设的地方政府对后...

Read more

“保障房就该盖在市中心”不靠谱!


两会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针对保障房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保障房就应该盖在市中心,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语惊四座且立意甚佳,可惜却不符国情,否则,大家都住市中心了。

崔永元甚至以美国为例,说明:为什么人家可以,而我们不行!

  •  中美两国居住习性迥异

惟值得深思的是美国为何可以?是否因为地广(952.2058万平方公里)人稀(3.04415亿人),且其国人性喜工作与居家完全分开的生活模式与形态,所以宁可开车6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远离城市尘嚣而居,也不愿“下楼就买菜、上楼就到家”的市中心居住形态所致?也因此才会在纽约的绝对市中心出现贫民窟式的、许多人望之却步、现在仍...

Read more

专家=专门骗人家?


有人看完上周六的《头脑风暴》后问我:面对其他专家质疑我对市场走势的预测有何感言?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位专家因为害怕判断错误,就尽讲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怎么说都对”的话,那就没有资格称之为:专家。世界上也没有哪个专家永远判断正确,倘若有的话,那个人也不是专家了,而叫:上帝!

l  巴菲特也常常判断失准

如果因为害怕判断错误,有失专家形象,就不作判断,或不先思考可能的答案,才是真正的“专家”行径的话,那么经常失败的爱迪生就不会发明电话、电灯、留声机了。即使巴菲特、索罗斯…..等世界权威级专家,也经常会判断错误,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专业形象,关键是推测要有理有据、言之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