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的沙漏现象


国十条楼市调控甫满周年,效应犹待发酵,市场却惊传“一线城市住宅库存告急”,甚至直指按目前的交易量计算,上海二个月、深圳六个月后将无房可售,而北京之供需关系则紧绷至1:3(一套房有三个购买者);言下之意是:地产新政不足惧,房价将因供不应求而出现反弹,颇有与政策相抗衡的味道!

事实果真如此?我看是故作姿态、调弄玄虚的危言耸听。

l   数据的确显示供不应求

当然,我绝对认同各方数据所显示一线城市之待售房源匮乏的判断――

北京: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数据表明,北京的商品住宅库存数量从今年118日迄今,始终在10万套以下,系20107月以来的最低量,不足去年同期的25%,商品房库存创8个月以来新低。

上海: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上海可售商品房住宅46952套,按目前日成交800套之销售进度,库存商品住宅仅需2个月即消化完毕。

深圳: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网站数据显示,截至411日,深圳商品住房可售套数为19388套,以每日成交100套计算,约6个月时间便售罄。

l  供求失衡是本轮调控的必然过程

上述状态我相信均属实情,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房源供应量并非恒定,乃是不断增长的可变数,但需求则在行政手段的严控下陷入泥沼。事实上,当前所呈现的库存不足,恰恰反映的是本轮调控的阶段性必然过程;其中原因包括:政策长期失灵所形成的市场惯性,房产商一如既往、心存侥幸的,以捂盘、囤地、惜售之方式,等待调控松动,以创造利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上海预售标准提高(从七层以下封顶,七层以上完成2/3始得申请预售,大幅调整为封顶经审核后方能预售)、北京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保障房建设尚未跟上(预计下半年可望逐步入市),乃至土地出让逐渐偏向商用(全国120个城市一季度拍出的住宅用地面积9661万平方米,比2010年四季度减少37%,与去年同期相比降23%),都是现阶段住宅市场看似“缺货”的关键因素。

问题是这些原因在“人为清场”的限购措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开发商再有财力又能硬撑多久?而调控措施在政治、政策、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加持”与压迫下,显得更具续航力。

l  奉劝开发商不要等到快“窒息”才降价

我把这种特异状态称之为 “不对称的沙漏现象”――上层的沙粒(房源供应)原本应该快速的滑落至下层空间(需求),惟强烈收紧所形成的瓶颈(限购),导致在正常情况下,可让100颗沙粒同时通过的路径,缩窄到仅容极少量穿行,于是沙粒下滑速度被迫放慢,更糟糕的是,就在“此消彼长”、岌岌可危之际,上层的瓶口又被打开,时不时加入新的沙粒(供给),此时上下层比例(供需关系)便更见悬殊,而消化阶段性的供应过剩,需要的不只是时间,还得开发商认清时势配合政策。

那么现在市场呈现的是什么状况呢?我的观察是,已有少数楼盘微降房价或以赠品、送装修等变相折让的方式试探买气,但显然未能奏效,各种博弈力量仍在持续进行——市场与政策、开发商与消费者、国内与国际,整体态势可以“双滞”形容——滞涨、滞销,接下来会不会“窒息”?颇值得关注。惟以中央决心来看,此轮调控异常严峻,看似不见效果难以罢休(至少阶段性是如此)。

显而易见的例证是,央行今(2011)年第四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行长周小川并表明无上限,温总理亦直言普通商品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民众期待仍有较大落差,从而可以得出“五月份要嘛初现降价潮,要嘛再出地产新政”的结论,目前的僵持状态不具可持续性,终将土崩瓦解!

《蔡为民免费讲座邀请函》

    政策刀刀见骨,通胀如影随形,现况下该买房还是卖房?决策千万难!

    蔡老师每周定期举办讲座,解疑答惑、指点迷津。欢迎对不动产买卖有兴趣与需求者参加。

    报名热线:021-51036703

蔡为民讲座现场盛况:http://photo.blog.sina.com.cn/cwe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