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宏绅

新浪地产名博

虚报套现保障房恶行凸显监管不作为


   



    日前央视报道称,陕西商洛市商州区政府向上级申报计划建设廉租房600套,但在约定期限内却一套未建,实际只利用商品房改出72套,而该计划的1600万元国家专款已经拨付到位。(近期,商州区政府提出了补救整改措施,72套廉租房在6月底前摇号配租,另外528套廉租房将开始施工。)
      

    疑问很多。1600万元“国家专款”是怎么拨下去的?拨完之后有没有回访与调查?如果挪用或谎报廉租房上的政绩,操控保障房制度的地方...

Read more

以保障房养廉是混蛋逻辑


     公务员无房影响反腐?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江龙提案建议,对大部分公职人员来说,购买商品房很困难,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他建议要满足公职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

    2010年,媒体称,一种普遍的“弱势心理”在社会上蔓延,一些中产、官员也集体将自己列入“弱势群体”的行列。 “示弱”似乎正在变成一个“时尚”。
    按照目前中国公职人员的工资标准,部分公职人员的确买房困难。但对于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房价”的高企是全社...

Read more

监管和处罚软弱一房一价变成“摆设”


   “有些价格标出来了,但不一定按实际标示的卖。 ”一开发商底气很足地说。       
    国土部门负责人说:“从第一天(5月1日)执行的情况来看,明码标价对楼市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源房价一旦定下来,并向政府申报后,开发商就不能轻易变动价格。所有涉及房价的收费项目全部列出后,开发商也不得任意添加收费项目。将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源房价全部公开后,开发商以前边小批量分批推房源边涨价的行为行不通了。 ” 
 &...

Read more

买婚房应首选高性价比过渡房


     据最新《中国婚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都市女性认为结婚首先得有房。因此婚房置业就成为了多数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前必须跨过的一道关卡。准新人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中铁打不动的购房群体。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浪漫婚房,作为人生第一笔大额投资,婚房置业应量体裁衣,高性价比、过渡性的住宅产品可作为首选。
   

    婚房选择切勿好高骛远 买房前应计算家庭现金流
    在婚房置业群体的大军中,多数准新人参加工作年限较短,购房资金普遍都不...

Read more

“死不起”,墓地不该市场化


    清明节到了,墓地很“火”。在北京,海淀区几处公墓,9年时间价格涨了20多倍。在广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均价早已超越了房价......墓地的情况各地方都差不多,再加上高额殡葬费用(有的一个几百块钱的骨灰盒被暴炒至将近2万),老百姓感慨真是“死不起”啊。我国殡葬业的销售总额美年都超过2000亿元。2003年,殡葬业首次“荣登”“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榜,之后到现在殡葬业一直稳居“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位置。垄断”、“暴利”、“混乱”的殡葬业是到了该彻底整治的时候了,殡葬收费乱象可以通过相关法律进行有效的监管并寻找到解决的办法(上海等地已经想办法着手整治:整治殡...

Read more

房价控制目标让房价上涨理直气壮


     1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八条”中提出:2011年各城市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尽管截止期限日益临近,但到目前为止,仅有30多个城市公布了“房价调控目标”且房价控制均未提降字。 
   

    目前所公布的基本都是二线城市,34地房价控制均未提降字,而且有些还相当糊弄人。
    按照“新国八条”要求,要求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并不是仅仅是那些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房价过高的城市,而是全国...

Read more

明码标价不会导致明码飙价是常识


    看了某博关于房产明码标价的看法,不禁乐出声来,全篇充满了质疑却没有合理的理由,印象最深的是“人家本来要卖1万,现在要明码标价,所以卖2万。”呵呵,其实明码标价到明码飙价并没有那么容易,难倒是首次卖房吗?你以前的价人家不知道?当人白痴啊?!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将推出商品房明码实价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一套一标价 降价可以 想涨价得申报,商品房将实行一套一标价,其标价不得超过申报备案价格。只有在申报备案价格后,价格才能根据再备案的价格更改。尽管“明码实...

Read more

什么样的房子是“抗震房”


    媒体称,日本严格的建筑规范在这次特大地震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更加“坚固”一些,那么应该怎样去选择“抗震房”呢?
    一、新房抗震优于老房
    从抗震的角度来说,一般老房子在这方面考虑得比较少,标准也相应较低,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新建的建筑在这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它也是越来越严格,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这一点来说,年代越是久远的房子抗震性能就要差一些。

&...

Read more

为压制房价的“信心”叫好


如果没有总理所说的“信心”,房价不会有现在基本横盘的局面,更别说跌了暴涨是肯定的!光有信心是不行,但找出各种理由来打击信心让人没有信心那肯定会迎来一场灾难。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高房价持续这么久,累积金融风险这么大,社会矛盾如此凸显,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度依靠房产投资拉动经济、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行业里面的严重腐败现象等都促成了今天的高房价。如今,调低了GDP任务至7%是一个信号,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是在告诫相关人别拿GDP作借口了,为了最重要的民生利益必须把房产调控进行到底!

从2007年后半年开始,开发商与民众、与中央调控政策进行了深度、持续的博弈。...

Read more

应对限购令的歪招似巧实拙


  

   眼下,各地房地产限购细则陆续出台,投资投机性需求总体得到遏制。同时,不少网帖开始传授应对“限购”的招数,有些是通过“技术操作”绕过“限购”门槛,这些网帖,触动了不少购房、炒房者的敏感神经。 不少招数看似可行,实则风险重重;而一些骗人的歪招,更是应严厉打击。 
  
    今年1月27日下发的“国八条”中的限购要求:“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