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申明浩

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珠江学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研究员,“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洛杉矶-亚太学术交流论坛联合主席,曾赴南加州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研修。兼任广东省粤商研究会理事长,review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udies(俄),《国际经贸探索》等期刊编委,《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审稿专家,“投资广州专家库”投融资顾问,曾任多家地产、投资、互联网企业的首席战略官和管理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商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战略、商帮比较与企业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与《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5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模式和路径研究”等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3项,“粤港澳合作建设自由贸易区战略”、“转轨时期企业家精神与治理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省部级课题6项,以及“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广东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国际经贸规则变化及其影响”等省市区政府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20余项,多项成果被国家、省、市领导批示,博士论文“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的隧道行为研究”获广东省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优秀论文奖,曾多次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论文奖和著作奖。

治理结构对家族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分析


治理结构对家族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分析*       

申明浩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20022004年的280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家族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在区分了“资本家家族”与“企业家家族”的基础上,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家家族的隧道行为动机和强度远远高于企业家家族,企业家家族有大股东的监督倾向。资本家家族倾向于通过构建多层控制链实施隧道行为;企业家家族成员在上市公司任职有利于形成合谋挖掘隧道转移资源;控股股东以企业集团方式...

Read more

外经贸调研报告:广东明年出口可能零增长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向型经济省份,广东出口贸易依存度高达近90%,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恶化无疑会对该省外经贸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参与的广东外经贸调研报告经《香港商报》2008年11月24日报道,引起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报告得出结论并被省长的工作报告采纳:目前的情况比想像的还要坏,而且海啸影响还未充分显现,须做好最坏打算。据测算,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广东省今年的出口贸易实际增长可能为负,明年的增长约零左右。
 

广东形势最严峻
  广东省外经贸厅在10月18日紧急下文,组织13个调研组对广东外贸出口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受命牵头广东省各大...

Read more

《香港商报》8月4日头版:研判经济形势,校准调控政策


[导读] 上半年的宏观调控旨在降低通胀,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但受到多重因素叠加效果的影响,广东经济出现外贸增速放缓、工业利润大幅下滑等问题,对许多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前需认真研判经济形势,谨防宏观调控硬着陆。作者与合作伙伴在2008年7月撰写了调研分析报告,被《香港商报》2008年8月4日以头版头条整版刊登,引起了巨大影响,被国内外媒体广泛转载。现在的宏观政策调整基本上采纳了作者的建议,和作者的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一、中国需要转型: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粗放式、资源消耗式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

Read more

MBO式收购重塑“企业家主权”


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家的职能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职能给了股东,由其承担经营风险和取得剩余收入;另一部分则给了职业经理,让其从事具体的经营管理。这样的合约安排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突出,承担风险的人是委托人,而选择行动的人却是代理人,风险和职责不对称,加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的差异使得代理成本高昂,这种安排下的股东与经理都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家。现实中我们也缺少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一定要将企业家的两种职能分开,如果一个人既拥有财产又具备直接经营企业的能力,那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呢?有什么理由非要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他人呢?又有什么理由非要把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分享不可呢?

...

Read more

稀缺性资源的供求关系决定“企业家主权”兴起


  从资本与企业家的历史渊源,我们发现企业家派生出资本家;从风险偏好的态度,我们判定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是企业最终剩余索取权的当然所有者,从而我们把剩余索取权的概念进一步深化,细分为“剩余优先索取权”和“剩余最终索取权”。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实用之处在于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在于证明经济现实应该如何。那么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着“资本强权”呢?

  解答这个问题,要从企业生产所需要素的稀缺性程度及其供求关系方面进行考察,因为要素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是企业签约当事人谈判较量的关...

Read more

企业家主权模式


确定了企业剩余收入的分配时序后,各个要素所有者分配的企业收入的实际数量就取决于企业的总收入数量,即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具有状态依存性,要相机配置。

R<W时,企业收入只能分配给工人,工人是实际所有者;

当  W<R<W+r时,债权人是实际所有者;

R<W+rR-Rk<0时,资本家获得了满意利润后还有剩余,企业家就依据“剩余最终索取权”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

而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实现与否最终要看控制权的配置和执行状况,控制权配置的核心原则是要与剩余收益的索取权相对应,主流企业理论对于应由资本家掌握控制权还是企业家掌握控...

Read more

企业剩余权利的细分


  从Alchian和Demsetz(1972)判定企业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中心签约人”之后,企业理论的研究重点基本上被定格在剩余索取权如何安排上面,即使后来的学者(Grossman&Hart,1986,Hart&Morre,1990,Hart,1995)强调与人力资本相关的“剩余控制权”这一概念更加准确地描述了企业中的经营管理状况,但最终研究的落脚点还是“剩余收入”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围绕着企业剩余权利的分配问题,企业理论家们运用各种方法,...

Read more

不确定性谁来承担——企业家还是资本家?


委托-代理理论假设作为委托方的资本家是风险中性者,作为代理方的企业家是风险厌恶者,代理人领取一个固定数额的报酬(当然更现实的推论是代理人的报酬是利润的函数),将不确定性的风险转嫁给风险偏好中性的资本家,同时支付给资本家“风险佣金”,即资本家获得最终剩余索取权。这一理论的逻辑推理严密,也似乎解释了一些现实中困扰人们的经济问题,一度成为企业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但是与现实明显不相符的对于风险偏好的随意性假设成为该理论的最大缺陷,其对于资本家是风险中性者甚至风险偏好者的先验看法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现实中资本家的多样化投资以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行为与这一风险中性(偏好)假设相悖,而...

Read more

企业家与资本家的派生关系:谁是本原?


  主流的企业理论本着“资本雇佣劳动”的“股东主权”逻辑,先验地认为是资本家雇佣企业家进而雇佣一般工人在组织内部生产来实现“组织租金”。企业理论家们由此基于“资本强权观”的视角展开了对企业内部组织关系的研究。

  现代企业理论的奠基人Coase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内部的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从而减少交易成本,但他未能区分资本家与企业家二者的不同,从而未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企业的权威总是由资本家而不是由企业家或者工人来掌握。随后的Williamson和Klein等人深化了C...

Read more

企业理论之三: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融合


 

 

无论是交易成本理论还是资源基础理论,单一的企业理论是无法解释复杂的现实情况的,目前最好的选择是找到一种复合的理论,在Williamson1993)看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学的组织理论在许多方面相互补充,两者可以相互学习并且在“良性张力”(healthy tension)状态下共存。如果不同的理论是相关的,问题出现了:在解释经济组织问题所用的多种理论方法中,不同理论之间应如何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合,这是本文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效率差异的综合解释:治理结构差异与资源异质性

关于企业效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