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少卫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生。具有十余年高考指导和心理咨询经验,从学习类型和方法入手,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出版《打破学习的常规》,主讲《学法兵书》、《嬴在高三》。

祖父母教育的误区(3):唯学习论、苦乐教育


    在前两篇文章祖父母教育的误区(1)祖父母教育的误区(2)里分别分析了过度保护重男轻女/重女轻男成龙成凤的预期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这四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下面再分析祖父母教育的另外两个误区:为学习论、苦乐教育。

唯学习论
    由于文化传承的原因,中国老年人的传统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一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很多祖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唯学习论的想法往往导致两种行为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在孩子还不该学习的年龄就教他学习,逼迫孩子背诵唐诗宋词,学习数...

Read more

教育绝不是越早越好!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在教育儿子方面倍感失落的父亲,他是国内一所211高校的著名教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堪称出类拔萃的专家。但是,让他倍感困惑的是,自己教育了那么多的优秀学生,为什么在儿子的教育上却很是失败呢?如今,15岁的儿子思维和其他同学明显不同,经 常对老师的知识讲解百般质疑,总是想要从其他怪异角度去找出一些“歪理邪说”,这让教授非常苦恼。

 

在与教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原来,这位教授很喜欢研究哲学问题,经常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加入哲学元素。例如:在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常常向他问问题,而教授每次解答之后,总是不忘这样对儿子说,“很多事情实际是没有对错的,...

Read more

祖父母教育的误区(2)


在前一篇文章祖父母教育的误区(1)里分析了过度保护的典型问题,下面再分析重男轻女/重女轻男成龙成凤的预期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这三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重男轻女/重女轻男
儿童对性别的态度多数来自家长。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或是近几年城市地区出现的重女轻男思想,都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性别的不认同,甚至造成心理扭曲。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虽然心里喜欢男孩,但是从来没在女儿面前说出来过啊。但是,你的动作、语气以及对性别的一些态度,终究会在有意无意中透露出来。比如,你给女儿买小手枪而不是布娃娃,给她穿比较中性的衣服,常常夸奖别人家的儿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性别不认同,甚至是表现...

Read more

【讲座】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


本人在西单图书大厦的一个免费讲座,欢迎跟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样的隔代教育才是成功的。
年轻的父母须警惕:隔代教育并非吃饱、穿暖、不摔跤

讲座时间: 2010年9月18日 周六 14:00
地点: 北京 西城区 西单图书大厦 四层

讲座主题:
1.中国隔代教育的误区
2.真正了解孩子和教育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4.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5.学会亲子沟通
6.传道是隔代教育的关键

演讲PPT下载地址:
http://files.cnblogs.com/hzbook/gdjydcgzd.ppt

直接在豆瓣上点击参加活动即可报名参加
http://www.douban.com/event...

Read more

祖父母教育的误区(1)


近年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和家庭关注。但是很可惜,多数家长的注意力都只集中在学习这一方面,也就是他们只关注“成功教育”,而忽视生活细节的培养。事实上,孩子在生活中吸收的“知识”远多于他们在教室课本里学到的内容。而一旦这些作为一个人的基础的生活细节学习出现了教育误区,那么孩子的成长也就面临着被动摇的危险。

根据中国国情,很多孩子的关键成长期(1~3岁)是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而相应的教育任务也就由他们重点承担,其中祖母的作用尤其显著。但是,当前中国祖母在教育孙子孙女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根本性误区,例如:
  • 过度保护
  • 重男轻女/重女轻男
  • 成龙成凤的预期
  • 延迟满足能力
  • 唯...

Read more

让孩子愉快接受的心理咨询


      我的新学生小南(化名)留着一头浓密的长发,右耳上戴了一颗闪闪发亮的钻石耳钉,一身杰尼亚的名牌服装,看起来像个行走在时尚潮头的年轻白领。其实,他是一位来自南方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在家休学近两年了。

  

      小南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常年在中国和缅甸从事翡翠珠宝生意。忙于经营的他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基本都是由母亲来照顾小南。刚开始,小南出现问题是在初中二年级,他不完成作业,和英语老师顶嘴吵架,甚至逃学离家。有些溺爱孩子的父亲总觉得这对男孩来说算不了什么,反正将来也不需要找工作,没有文...

Read more

“特工”妈妈的背后




    我在咨询中心第一次见到林芳菲(化名)的时候,我很惊讶于这个“叛逆”孩子的礼貌。她是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女生,长着大大的眼睛,漂亮的五官,一条整齐利落的马尾辫,衣着干净整洁,谈吐也很正常,一进门来就稍稍躬身对我说了声老师好。这怎么也无法让人相信她是一个休学半年的孩子。但是,当妈妈敲门进来的时候,芳菲的脸上颜色突变,她甚至用有些厌恶的目光看着母亲,紧紧闭着嘴,一言不发起来。

 

    芳菲的妈妈是个衣着稍显时尚的女人,但在眉宇间却总是凝着点什么,给人一种不通透、不舒服的感觉。她不顾旁边女儿的目光,自顾自地对我诉苦...

Read more

父母的“软磨硬泡”为何不奏效?


小山(化名)是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据他的父母讲,小山从小非常聪明,在上学前就认识近千个汉字,能够用英语完成基本对话。但是,上学以后没多久,父母发现小山每天都不愿写作业,刚开始,小山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父母也就不太在意;但是四年级以后,小山的成绩越来越差,父母开始着急,于是每天都要和小山软磨硬泡,把一切招数都用上,跟在小山屁股后面盯着、追着、打着他学习,然而,小山不愿写作业的习惯、不愿学习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了,为此父母苦恼不已。

 

这个周末,他们带着小山来到了我的咨询室,经过分别和小山、父母的沟通,我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一、   ...

Read more

挑剔父母要警惕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昨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对来自山东老家的夫妻,他们风尘仆仆开车数百里赶来北京,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女儿的学习心理问题。他们的女儿晓燕(化名)今年16岁,上高中一年级。学习上各科成绩都很差,厌学情况非常严重,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很多偏执和人际障碍的问题。

 

    晓燕一走进我的咨询室,就斜倚在墙上,歪着头看着父母和我,偶尔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对任何问题都是大大咧咧地说,“行啊!随你们便。”父母让她坐下来,她却很不耐烦地回道“我干吗要坐啊,我这样挺好!”父母无可奈何地看着我,开始谈他们的苦恼和问题。我...

Read more

削苹果的故事


前两年,我曾经分别和两位80后青年谈过同一个话题,“你认为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两位青年都回答说,影响最大的人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祖母,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有一次自己用刀削苹果割破手的经历。

 

第一位青年说,“我的奶奶平时总是鼓励我,无论我做了什么家务,她总对我说,‘好孩子,你做得真棒!奶奶都做不了那么好!’于是,我总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有一次我用刀削苹果把手割破了,奶奶帮我包扎好伤口,然后很细心地拿着苹果给我演示了一刀到底的绝技,就是把苹果皮一次削完,而且一点都不断开。然后她笑着对我说,‘别着急,你就快学会了。’”第二位青年说,“我的奶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