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少卫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生。具有十余年高考指导和心理咨询经验,从学习类型和方法入手,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出版《打破学习的常规》,主讲《学法兵书》、《嬴在高三》。

如何让孩子真正懂得责任




 

分享案例:哭泣的小提琴家

我有一个9岁的学生,父亲是位音乐家,从小教给他拉小提琴。有一天孩子自己在家,拉了一会儿琴,觉得有些无聊,于是拿着琴弓在墙上敲着玩。敲到一个地方时,他发现这里发出的声音跟别处不一样,好像敲小鼓一样,咚咚地响。于是,他饶有兴趣地打着节奏敲呀敲,一个不小心,墙壁竟然破了个洞,那是装修时墙纸下留下的一个不小的窟窿。孩子特别内疚,也怕脾气不好的父母发现后责骂自己,于是就没敢对父母说。期望有一天父母看到了,以为墙自己破的,修好就没事了。

然而,他的父母忙于工作,过了一个多星期竟然都没发现墙壁的破损。到了第十天时,孩子再也熬不住了,这件事一直压在...

Read more

后高考假期的科学规划


非常教育暑期学道训练营

 

    高考终于结束了,很多家长都感觉如释重负,总算可以睡几天安稳觉了;但是,从昨天开始又有家长打来电话咨询,像往年一样,这些家长是对考后孩子的管理表示担忧。其中一位家长说,“我儿子从考试结束到现在每天都呆在屋子里玩电脑,夜里到二三点也不下线,再加上南非世界杯,晚上熬夜看球,时间整个颠倒,每天都要到下午才起床。开始我们家长觉得总算考完了,让孩子放松一下吧,可是现在发现他除了上网聊天、游戏、看球之外,其他事情什么都不想做,这是不是网瘾了啊?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另一位家长也担心,“我女儿从考完试第二天开始就和同学出去...

Read more

考前 “紧张”的几个对答




    最近两天,好多心理压力大的考生和家长给我写来邮件,对高考可能发生的意外表示担忧,希望我能够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其中,固然有一些要提前做好应急对策的事项,比如:考前的物品准备,考中的心情调节等。但是,更多的则属于自己吓唬自己的担心。另外,刚才我在网上随便浏览,发现某网站上有一个专门针对高考意外情况应急对策的所谓“高考三十六计”的栏目,从头到尾看下来,感觉压力扑面,大多都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担心,诸如:高考路上骑车撞了行人怎么办?找不到考场怎么办?等等问题和所谓对策。其实,这样美其名曰地综合在一起,不仅不能让考生和家长安心,反倒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在此...

Read more

让你的孩子感到被需要


现实中,很多家境富裕的孩子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但就是懒得去争取和努力。很多家长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家庭条件太好造成的,但这是不是唯一原因呢?为什么同样有一些家庭条件很优越的孩子却能够从小保持很好的勤劳习惯呢?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这些勤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常常让他感到自己被需要!

 

对每个人来说,需要和被需要是一双有力的翅膀,它们的动态平衡能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飞得又高又稳。其中,需要是一种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内在驱动力,让人自发地去探索世界和社会,比如:孩子饿了自然会去找吃的东西;而被需要是一种来自他人对自己的需要并折射...

Read more

父亲早期参与不足是富二代的问题根源


    最近,有关富二代的话题在媒体上流传很广,大多是一些负面消息,这让一些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人士很是担忧。前不久,一位博友给我留言,“ 宋老师,看了你做的一期节目很感慨。我是一个事业上很成功的人,但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却很失败,从小没怎么管过他,孩子目前上初二,开始表现得异常叛逆。我和太太只要一说他,就会招来他一系列的谴责,类似我小时候不管他了,妈妈逼他练琴伤他自尊之类的话。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坦率地讲,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实中,很多成功男士忙于事业,终日在外奔波,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游戏、学习...

Read more

警惕“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如今的中国出现了明显的富裕阶层,而最早的则要数80年代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其中有的如今已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子女也已经结婚生子,于是,国内富三代问题开始出现。从古至今,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这似乎是一个魔咒,一直困扰着那些想要把财富传承下去的人们。

 

从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心理要素来分析这句话,对于第一代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出身环境往往并不是很好,艰辛的生活条件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使他们的意志品质非常突出,努力、勤学、坚持、忍耐,这些优秀的心理素质成为他们战胜困难、最终成功的有力条件。而对于富二代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成长初期,家庭条件大多还不是很富裕,眼看着父辈的努力和拼...

Read more

不要让孩子在过度保护中长大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421”模式,也就是4位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2位父母+1个孩子构成。因此,孩子显得特别珍贵,而家长们更是把这些孩子视若珍宝,任何一点损伤也不敢让他们承受。尤其是老人们往往会认为,一定要做到“毫发无伤”的保护才是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护却很容易导致孩子能力发展的迟滞、对外界伤害缺乏抵抗力等问题。

案例1

4岁的伟伟进入幼儿园,但是老师发现这个男孩特别胆小,总是窝在角落里既不敢跟小朋友玩耍,也不敢碰任何一件玩具。后来老师了解到,伟伟在家里被家长保护得非常严密。从小开始,无论他想碰什么东西,奶奶都会马上跑过去阻止:不要动水壶,小心烫着!不要...

Read more

现阶段考生的焦虑来自哪里?


最近,我连续接手了十几例高考生的心理焦虑个案,他们大多数属于学习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访的家长们普遍反映说,孩子最近的学习进入了一种胶着状态,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同时,脾气变得很大,动辄就发火。为此,家长们在“默默承受”的同时,也感到很是困惑。

其实,这个阶段的考生焦虑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1、对自身问题缺少分析

好多学生产生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是知道有问题存在却没有勇气去面对,对现状感到茫然和困惑,这是最容易产生焦虑的情况。事实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在头脑中形成一堆乱麻,问题就会被扩大化;反之,若能理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