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早期参与不足是富二代的问题根源


    最近,有关富二代的话题在媒体上流传很广,大多是一些负面消息,这让一些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人士很是担忧。前不久,一位博友给我留言,“ 宋老师,看了你做的一期节目很感慨。我是一个事业上很成功的人,但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却很失败,从小没怎么管过他,孩子目前上初二,开始表现得异常叛逆。我和太太只要一说他,就会招来他一系列的谴责,类似我小时候不管他了,妈妈逼他练琴伤他自尊之类的话。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坦率地讲,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实中,很多成功男士忙于事业,终日在外奔波,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游戏、学习和成长,造成所谓的“无父亲现象”,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担子完全落在母亲肩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家庭问题,例如:母亲角色不清、孩子缺乏男性榜样等等,这对男孩来说,尤其是一种伤害。有不少父亲还理想化地认为,自己先忙于事业,等事业成功了,再来照顾孩子也不迟。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遵循鲜明的阶段性,在不同时期发展不同的能力,比如:0-2岁是他的语言发展关键期,这个时候他需要亲人充满温情地引导他辨识不同声音、纠正发音;3-4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家长满怀信心和自豪的鼓励和陪伴;5-6岁是具体计算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参与孩子的益智类游戏,他的计算发展会又快又好……然而,如果父亲只是忙于工作,错过了这些时期,再想要去弥补其阶段发展问题,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亲情和爱的沟通。很多成功人士由于工作繁忙,牺牲了大量的“家庭利益”,很少与家人一起活动,即使在一起也是满脑子工作、心不在焉,长时间下来,家人之间变得非常冷漠。甚至有个学生这样告诉我,“我们家挣钱的这周又不在!”也许,孩子有调侃之意,但是,他的心目中,明显把父亲和钱首先联系在一起了。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家庭的财富积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根据国内的一些社会心理调查显示,富裕群体的家庭问题也在呈明显的上升态势,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重点关注。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四十岁之前的幸福要靠自己去打拼,四十岁之后的幸福要靠孩子来给予。”如果因为发展事业,损害到孩子的教育、影响了他的身心正常发展,那真是得不偿失,也的确不能算得上是成功人士,充其量只是个人的事业成功而已。最后,建议身为人父的企业家、金领们,学学比我们更早富裕起来的美国家庭的经验,开始规划自己的家庭真空时间,让家庭逐步得以从事业的围困中解脱出来,实现事业和家庭双丰收!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