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少卫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生。具有十余年高考指导和心理咨询经验,从学习类型和方法入手,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出版《打破学习的常规》,主讲《学法兵书》、《嬴在高三》。

孩子为什么看不起家长?


前不久,我去北京市大兴一中做讲座,现场有一位家长朋友提问时说,“ 老师,进入初中以后,我的孩子开始看不起妈妈了,怎么办?”在坐的好几位母亲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感。还有人补充说,“有时在家里孩子常常懒得听我说话,甚至直接叫我闭嘴!真是让人心寒啊!”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对待母亲?是不是他们的道德出现了问题呢?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一、            现在的中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多,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家长。因此,很多孩子容易以偏概全,认为...

Read more

做成熟家长要学会等待!


前不久,有位家长网友给我留言,“ 老师,您好!我的儿子在上高中,他的同学好友中有几个人退学了。我儿子和他们走得很近,我真的很担心他也放弃学业,毁掉自己的前程,我该怎么办?

 

的确,好友退学对孩子来说,容易造成不良影响,这让家长非常担忧。但是,危机往往同时孕育着危险和机会,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家长如何处理是关键!处理不好会是危险,孩子有可能像他的好友一样厌学、退学;处理好了可能反倒是机会,孩子会因此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重新开始重视学业。那么,要如何达到后者的效果呢?建议这位家长朋友,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学会冷静地等待,选择恰当时机与孩子交流关于好友...

Read more

成绩波动对高考的心理影响


最近,我在非常教育学习中心接待了一位高三考生,他的学习成绩总是时好时坏,很是烦恼。他很无奈地对我说,“ 老师,我都有点信命了,成绩总是好一次坏一次。将来要是高考之前,恰好刚考好了一次,我可怎么办啊?”看得出来,成绩的这种规律变化让他受到了强烈的心理暗示。

 

其实,有这样心理变化的考生不是小数,很多人在每次考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胡思乱想,对于考试中的正常发挥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给大家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成绩变化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高考日益临近,这种看似无法控制的成绩波动自然会让考生产生担忧...

Read more

手机Q聊五宗罪


当前,有很多初高中学生属于手机一族,平日里机不离手,无论在学校上课,还是回家写作业,甚至上厕所都在不停地按键收发短信,更有不少人办理了包月QQ聊天,这样一来,手机Q聊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家长们普遍很是忧虑,我个人也很反对给孩子开通手机QQ聊天,原因如下:

 

一、            手机Q聊严重影响孩子自身的注意力水平,降低学习效率。频繁的手机短信往来和互动,导致孩子们在学习时很不专心。一位家长无奈地说,“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Q聊,每次写完都是错...

Read more

别让“隔代教育”再等待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国,我们有无数影响世界和人类思想的圣贤先师,他们留下的璀璨智慧让全世界的人们叹服膜拜。同时,几乎每个中国家长都很重视子女教育,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如今为了孩子高考停工随学的母亲们,中国家庭的教育情结可谓深入骨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教育却出现了很多严重问题,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厌学、接近10%的中小学生网瘾、高达12.97%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变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叠加在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的成长上,造成很多孩子出现问题,例如自我中心严重、不懂感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延迟满足能力差、生活生存能力低、学习能力...

Read more

“网络”会毁了孩子,还是能成就孩子?


2010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 2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19岁以下网民的比率高达31%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网民”的行列,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不可避免地与网络产生了联系。而针对当前孩子使用网络的现状,很多家长都会处于矛盾中:如果限制孩子使用网络,似乎意味着孩子跟不上时代,浪费了大好资源;如果让孩子自由使用网络,社会上屡见不鲜的网络沉溺或成瘾现象则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争论:“网络”会毁了孩子,还是能成就孩子?

说起这个话题,北...

Read more

中国家长要懂不言之教


中国家长爱孩子、重教育之心可谓“举世闻名”,这一特点随着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变得越来越突出。现实中,很多家长都盼着孩子从小就成龙成凤,眼看到孩子学习进步稍微慢一点,就急的不得了,恨不得自己披挂上阵,替孩子去学。于是,帮孩子预习、检查作业、考前突击等工作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必备功课。但是很遗憾,事与愿违,很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父母无法继续关照其学习以后,成绩往往大幅滑坡。反倒是一些父母很少操心的孩子,逐步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特点,慢慢成为了同学中的领头羊。

 

对此,有些父母感觉很不服气,甚至很“委屈”。有一位博友给我发来邮件,通篇过千言,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Read more

祖父母教育误区(4):关注焦虑、虚拟人格、忽略孝道


在前三篇文章祖父母教育的误区(1)祖父母教育的误区(2)祖父母教育的误区(3)里分别分析了过度保护重男轻女/重女轻男成龙成凤的预期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唯学习论苦乐教育不平衡这六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下面再分析祖父母教育的另外三个常见误区:关注焦虑、虚拟人格、忽略孝道。

关注焦虑
在“421”家庭中,所有的大人都希望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作用,甚至每一个家庭来访者也都会对孩子表现出很大的关注。这就容易导致一个严重的、往往被忽略的心理问题,那就是引发关注焦虑。同时,这种关注焦虑很容易导致两个结果:孩子的冷漠心态和注意力不集中。

问题案例:为什么没有主见
苗苗是全家的宝贝,她的...

Read more

如何让孩子接触经典文化?


昨天在西单图书大厦讲座的时候,有位妈妈问我,“ 老师,我的孩子特别不喜欢看那些传统经典的历史类书籍,无论我怎么强调,还是给他买来放在床头,他都理也不理,我该怎么办啊?

 

对此,我们首先要反思,中国的传统历史故事很多,其中的东周列国传、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东汉演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但是,现如今的孩子们面临着特别多的视听刺激和诱惑,电视中的惊险刺激场面,电脑里的虚幻互动世界,都让孩子们更加容易被吸引和着迷。即使在图书方面,越来越多读图方式的新变化也让孩子们对大段文字描述的传统历史故事不感兴趣,而是迷恋那些玄幻类、言情类、游戏类插图精美、动漫感觉强烈的书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