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管清友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宏观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项目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宏观处处长、调研处处长。新京报2013年“十大青年经济学人”,目前还兼任澳门城市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石化社会监督员、中国太平洋合作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多个部委和地方政府咨询专家。FT、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浪财经等专栏作家,出版多部专著。

中美经济战开打!中国该如何应对?


  2016年,他应邀参加习近平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

  在一群苍颜白发的“老同志”中间,当时不到40岁的他无疑是最年轻的一位。

  “总书记讲得非常好,问题看得很透。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就是立足于中国本土解决现实问题。我记了满满一大本。”当日情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是个乐观主义者,但作为一个经济问题研究者,他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也不无担忧。他希望有一轮新的思想解放,为行动者们松绑,让他们不再畏首畏尾,而能从实际出发,大胆革新,锐意进取。

  他也对社会各个族群之间的激烈冲撞颇为不安,他希望各界能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Read more

从1亿到1万:中国式投资陷阱全梳理


   投资最难的技术不是赚取收益,而是控制风险。如果做不好风险管理,积累再多的财富都可能化为乌有,从1万到1亿可能需要一辈子,但从1亿到1万有时却只需要一瞬间。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形成了投资范围和仓位的严格限定,比如,很多银行在投资债券的时候,只能投AA级以上债券;保险投资单一股票不能超过总资产的5%;又比如公募基金投资同一公司发行的证券合计不得超过产品净资产的10%等。这些风控措施让机构一般不至于血本无归。

  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知识不完善,缺少投资纪律,很容易把鸡蛋压在一个篮子里,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尤其是这几年,监管相对宽松,金融创新...

Read more

去杠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篇谈一点政策建议,是从建议的角度,不是从预测的角度去看问题。

  去杠杆这事,一定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从传导链条来看,民企到国企再到政府平台,在紧缩和监管的挤压下,新陈代谢,破旧立新。

  以往就是最后政策绷不住,从紧缩到宽松,结果前功尽弃,预期逆转,然后逆淘汰,效率最低的留下,效率最高的却被错杀,而且是白白被牺牲。好在中国体量大,韭菜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国的国情使然,市场主体市场化程度不一,政府干预能力太强,宽松去不了杠杆,紧缩才能出清,出清才能升级转型。

  所以,这一轮强监管去杠杆,从政策建议角度,我是不主张放松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Read more

从出清到重构:构筑金融下行周期的护城河


  从2008到2018,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如果只能用一个关键词去总结这十年的中国经济,你会用什么词?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房地产,或者互联网,而我的答案只有一个:金融化。

  一、泡沫的狂欢

  过去十年,所有人一起制造和享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盛宴。

  央行变成了最慷慨的印钞机。200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只有47.5万亿,而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70万亿。货币的扩张推动央行的资产规模从17万亿急速膨胀到36万亿,而美联储的资产规模才4万多亿美元,中国央行手里储备的美元一度都超过了美联储。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QE的十年里,中国央行悄然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央...

Read more

回头却又似从前——从2014到2018


  5月8日晚,“陆家嘴资本夜话”系列讲坛第七期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期讲坛特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博士作题为“微调的开始:2018会是拉长的2014吗?”的报告。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的演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讲讲现在的小周期,通过对今年情况的分析,把2018年和2014年的政策和经济作一个对比,并讨论如何去看待股票、房地产、债券等市场。二是讲讲未来的大周期,我们预测未来企业、产业、区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和集中,整个中国经济步入一个“核心的时代”。

  一、现在的...

Read more

未来四十年,中国企业家谁主沉浮?


  今天这个演讲的安排特别好。资中筠先生讲百年来的中国与世界,雷颐老师讲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解放。今天我也不谈具体经济和政策问题,谈谈历史,视角就从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展开,按照一个主题、两条线索、四个十年、四代企业家来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个主题是企业家与改革开放这个主题,两条线索是什么呢?一条线索是过去四十年的时间线索,另一个是企业家线索。过去这四个十年里面,中国诞生了四代各有特点的企业家。84派、92派、99派,现在最新的是15派,他们这四代企业家,其实严格意义上不是按年龄划的,是一个特定的年份,一个标志性的,都各有特点。

  84派应该说叫从无到有,很...

Read more

一线城市房价整体下滑程度不高


  未来有几个发展机遇,值得特别关注,要提前做好预判和布局。

  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规划方向。第一、发展成第一个发行中央法定数字货币的区域;第二、做成滨海经济小镇,向香港、日韩、欧美等区域和国家开放;第三、建立成中国重点发达城市或海外发达地区的分地,像澳门、新加坡等一样的工业园区、金融园区。

  二、关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是有新想法的,目前实际上是在限制开发。所以仅从地产的角度来讲,海南的房地产政策会越来越紧。

  三、关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产行业目前进入到了平稳增长期阶段。对地产企业来说,房地产发展和经营尤其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是房地产行业已整体进入“...

Read more

未来20年中国经济最大红利,被绝大多数人忽视


  回头去看改革开放40年,企业的成长跟大的产业趋势、重要的人物推动、重要的事件节点是紧密相关的。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企业抓住了重要发展机遇,也有些企业身处迷局,做出了一些战略性失误的决策……梳理清楚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企业决策未来尤其重要。

  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方向是清楚的,只是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当中,在战略战术的选择上,企业还是要学会把握大势,规避风险,敏锐地抓住机会,保持一个客观冷静的判断能力。企业想要基业长青,还是要抓住商业的本质,穿越经济周期、政治周期和货币周期。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先生近日在与企业家交流中,分享了他对...

Read more

博鳌现场的十点观察


  1、现场看习主席讲话挥洒自如,全篇围绕改革和开放,彰显大国风范。尤其在中美角力的这个关键时点,表现出更加开放的姿态,与美方的剑拔弩张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2、特别的年份一定会有特别的政策。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习主席在十九大提出新时代,这些关键时点正是开创新时代的最佳契机。从抗战胜利70周年的经验来看,今年一定会有特别的政策出台,这次讲话已经释放了不少信号。

  3、把改革开放提到空前高度,习主席对改革开放还是有特殊情结。重提邓小平当年所说的“第二次革命”,这在近些年的领导人讲话中极为少见。今年的改革力度一定...

Read more

莫让独角兽成为“毒角兽”


  按照目前回归a股和快速ipo的思路,让中国投资者分享独角兽成长红利的善良愿望很可能适得其反,一地鸡毛,甚至血流成河。

  首先,独角兽企业不是哪些部委根据几个僵化指标筛选出来的,是市场选择出来的。执行政策不能机械教条僵化,不能搞运动。让独角兽回归,既要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要与资本市场改革结合起来。

  其次,运动式的让所谓独角兽回归或快速ipo缺乏对市场影响的考量,这恰恰是我们的现行发审制度、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之下顽疾,对市场的资金冲击、情绪冲击是必然的。

  再次,很多独角兽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且境外股市高涨,这些独角兽股价很高,投资者分享独角兽成长红利的可能性不大,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