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祖华

在《管理世界》、《调研世界》、《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若干,主笔民间课题研究项目1个,在《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三湘都市报》、《杂文报》发表评论、杂文近百余篇。
Email:[email protected]

让慈善成为和谐社会的内在稳定器


让慈善成为和谐社会的内在稳定器

    ■经济随笔■傅勇

    曾几何时,中国的富豪们给人留下了挥霍无度的暴发户形象。前不久,美国《时代》杂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富豪的典型生活方式。男人们身着“国产或者意大利品牌的西服(袖子上还留着商标)”,“在每年会费1万美元的俱乐部中打高尔夫球,去拉斯维加斯豪赌。”“每餐要在600美元以上,菜单中包括鲨鱼翅、鲍鱼等各种高档海鲜,”;而女人们则...

Read more

建立权利平衡、结构稳定的农村社会


 

建立权利平衡、结构稳定的农村社会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谈农民组织与农村社会稳定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20日报道,6月11日,河北定州市南部绳油村村民遭受大规模暴力袭击,致死6名村民,致伤100余人。此次冲突缘于已历时两年多的征地纠纷。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8日报道,浙江东阳画水镇村民因环境污染...

Read more

“摩的”整治的经济逻辑


近日,为全面取缔“摩的”非法载客现象,长沙市公安、城管、运管等各部门联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摩的”整治,执法部门还提出了要在百日内“消灭” 摩的的整治目标。联合执法行动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赞赏,但多数人也对此次行动能否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表示担忧。

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政资源是有限的,各执法部门不可能在整治摩的问题上一直维持同样水平的行政资源,整治行动一旦结束,非法“摩的”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不少市民从经济利益的...

Read more

经济适用房为何不“经济适用”?


自北京天通苑“放号风波”事件发生以来,经济适用房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边是已售经济适用房出现“高租售””和大量闲置的“豪宅”,一边却是经济适用房“一房难求”;一边是开着别克、宝马豪华轿车的“私车族”住进了经济适用房,一边是中低收入者排队等号、“望房兴叹”。人们不禁发出“经济适用房究竟‘经济适用’了谁”的天问。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

Read more

岂止要考倒学生?


岂止要考倒学生?

              ——写在高考之后、中考之前

 

近日读张心阳先生一篇文章,说到上世纪90年代中专红火时期某地的一道中考题:贾平凹《读书示小妹生日书》有这样一段文字:“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籍,却常读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请用一句俗语概括这段话。

据说张心阳先生对这道题极是认真对待,但仍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向所在单位的五个文学硕士和博士及两位老...

Read more

“瘾君子”何以成为列车员?


火车站里又上演“无间道”。成都火车站四五十名警察与小偷联手谋取不义之财,共演“猫鼠同盟”的好戏刚下幕,岳阳至深圳的列车上又爆出列车员魏文军利用职务之便做起毒品“二倒贩子”的新闻(《潇湘晨报》6月11日)。

“警匪勾结”、“内鬼出没”,那是电影里才有的故事情节,没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竟然真有这样的事发生,不得不让人匪夷所思。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魏文军在录用为列车员之前的下海经商期间就已染上毒瘾。“瘾君子”何以能够堂而皇之地成为列车员?在有关方面...

Read more

自由与责任:世界无烟日的永恒主题


今年5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18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卫生工作者与控烟”,口号是“卫生工作者——控烟的表率”、“劝阻吸烟——卫生工作者的职责”。为此,长沙市近日出台了《无烟医院》的6条标准,并对违反控烟规定的有关行为明确了处罚措施:医院内禁止卖烟,违规者将处罚1000元(《三湘都市报》531)。不知此举是否于法有据,效果也还有待观察。其实,不论是卫生工作者,还是其它职业者,不论是在世界无烟日这一天,还是在其它的日子里,自由与责任才是每一位烟民所应享有与承...

Read more

“5•3案”:无关好坏 关乎法律


人在车中坐,祸从天上来。5月3日,在太原旅游的北京市公安局民警李忠义因一句口角冲突,竟被同行的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民警刘立民召集9名社会闲散人员“教训”致死,酿成了举国关注的“5·3案件”(据《了望东方周刊》)。各地媒体纷纷以“警察打死警察”、“好警察打死好警察”等醒目标题进行转载报道时,有人却在舍本取末式地围绕着“警察与警察”、“本地与外地”、“丰田与黑桑”、“好与坏”的字眼争论不休,更有...

Read more

警车整治:消除特权思想是关键


警车整治:消除特权思想是关键
 
     违规警车的“特权时代”要宣告结束了。近日,省警车整治办派出督察组对省内各地警车违规违法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出台警车违反“四条禁令”的6项处置原则,警车违规将与民用车一样“享受”同等“待遇”(<<三湘都市报>>5月12日A5版)。此举可谓大快人心,但要使违规警车整治活动取得长效,消除执法者心中的特权思想才是治本之策。
    公安机关是国家专政工具之一,是合法的“暴力机器”。从这个意义上说,警察合法享有与普通民众不同的公共特权,警车在特...

Read more

“禁摩令”背后的逻辑冲突


   “禁摩令”背后的逻辑冲突

    向来备受争议的“禁摩令”近日再次陷入尴尬和危机。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曾亲身经历违“禁”处罚的岳阳市政协委员刘铁山以“禁摩令”违法为由,一纸诉状将其执行机构送上了法庭。此前,有相同遭遇的长沙某市民,也早已向相关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并申请对“禁摩令”进行合法性审查。当“禁摩令”遭遇法律“红灯”,废焉?存焉?其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全国已有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等近30个大中城市对摩托车实行不同程度的禁止或限制。通观各地政府“禁摩”的动机,大多是摩托技术性能较差、车速慢、易发生车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