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借红白喜事收受礼金、大肆敛财是古已有之的官场弊病,一直为老百姓痛恨,但像河南新安县贾县长如此“红头文件”式的明目张胆地“借宴敛财”实属鲜见。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该县副县长贾某借嫁女之机,摆席三天,大宴宾客,大肆收受礼金。更耐人寻味的是贾县长的“宴请”像政治任务,规定副股级以上的干部都要参加宴席,连有“命案必破”的公安干警也得先赴宴后破案。
相信受请者当中不乏借机献媚、以表“忠心”的完全自愿者,也不少拿公款慷而慨之的̶...
作者文章归档:刘祖华

Email:[email protected]
刘祖华:高校“禁租令”缘何遭遇“流产”?
[案例]
2004年6月,教育部曾下发通知称,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确实需要在外租房者,学校要备案。对已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应要求其搬回校内住宿。禁令甫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拍手叫好之声有之,认为对整肃校园秩序、规避学生校外道德失范行为有益;反对者亦有之,称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学校过多地干预学生的个人生活,有剥夺学生自由权利之嫌。从媒体报道情况看,“禁租令”实施一年来的效果是非常有限,政令名存实亡。
2005年7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
买“地下六合彩”的13个“好处
买“地下六合彩”的13个“好处
一、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共同富裕”
地下六合彩中有49个号码,每个人买一个号码,则48个人输,一个人赢。当然输的48个人不服气,妒嫉,赢的那个人也便鼓励他们继续买,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这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方针——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它人“富裕”,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nbs...
读研的郁闷日子
读研的郁闷日子 2005年09月15日 萧坊 |
看了《中国青年报》那一系列关于在读研究生自杀、出走的特别报道,心里感觉很沉重。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孟懿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充满了“老天已经布好了局”、“不用再犹豫了”、“人生百态,不一而足”等宿命的字眼。而出走至今不归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柳剑峰,他则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此,一些长期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的专家认为,被曲解的成功观念,是造成当今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社会根源。(... !--enpcontent--> |
“卡特里娜”带来了什么?
乡镇干部不作为:表现、成因与对策
乡镇干部不作为:表现、成因与对策
——来自湘南G县的实证调查
(刘祖华 李忠林 )
当前,一些乡镇干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的精神不足,突出存在干部不作为问题,严重影响了机关行政效能,阻碍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干部不作为与干部“勤政”相对立,被称为干部“懒政”,其实质是一种行政惰性、责任疲劳。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试运用相关原理,对这一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干部不作为的基本表现
(一)不思作为
据调查,一些工作条件好、“旱涝保收”单位的干部安...
警惕“民意”干预司法
警惕“民意”干预司法 | |
| |
刘祖华 文 发布时间: 2005-08-01 06:16 来源:文摘报 | |
近日,湖北荆门市政法委首次公开总结了佘祥林“杀妻”冤案的四大教训:主观臆断,有罪推定;监督乏力,制约不够;执法主体素质不高;社会压力,“民愤”影响。 民意无意间成了铸造冤案的祸因之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民意与司法之间在价值追求、思维逻辑上的冲突,不仅可能对司法形成巨大的压 |
价格听证:收获的不仅是价格--长沙市的士调价听证会的点滴思考
经过听证会上各方利益代表的激烈角逐和科学论证,长沙市新的出租车营运价格方案业已敲定,将从8月1日起实施(<<三湘都市报>>8月30日1版)。总的来看,新的方案将有利于广大市民,特别是市民的短途出行。
然而这次的士调价,我们收获的又岂是一个“降”字所能概括?从“岳麓山景区门票价格听证”到“的士营运价格听证”,以及正在进行的“有线数字电视维护费收费价格听证”,从过去的“只听不证”、“证而不决”到《长沙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
“禁租令”解禁:公民权的胜利
在质疑声中飘摇走过一年的“禁租令”终于走到了尽头:教育部近日下发通知,不再禁止学生校外租房,而是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加强管理。从“禁租”到“解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大学治理理念的理性回归,更是一次公民自由权利的胜利。
回首“禁租令”出台的动机,可谓用心良苦:一切为了学生安全,为了一切学生安全。但学校这种保姆式管理的“好意”,学生却并不领情。在大学后勤社会化的时代,学校对学生的“起居”突然如此“关...
“南融北融”:中部崛起下的湖南起跳方向?
“南融北融”:中部崛起下的湖南起跳方向? |
本报记者 王 勇 |
记者: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中部塌陷”。最近几年,面对“东部新跨越”和“西部大开发”的蓬勃发展,中部省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惊呼谨防“中部塌陷”。那么,“中部塌陷”目前到底是一种理论的推断,还是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张早平:对湖南省等中部6省而言,“中部塌陷”已经成为一种无情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