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听证:收获的不仅是价格--长沙市的士调价听证会的点滴思考


经过听证会上各方利益代表的激烈角逐和科学论证,长沙市新的出租车营运价格方案业已敲定,将从81日起实施(<<三湘都市报>>8301版)。总的来看,新的方案将有利于广大市民,特别是市民的短途出行。

然而这次的士调价,我们收获的又岂是一个“降”字所能概括?从“岳麓山景区门票价格听证”到“的士营运价格听证”,以及正在进行的“有线数字电视维护费收费价格听证”,从过去的“只听不证”、“证而不决”到《长沙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尽管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无不欣喜的看到政府决策机制已由过去的“暗箱操作”、“闭门造车”向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理性转变。

通过听证会上各方利益主体、专家学者的激烈辩论,我们听到了广大消费者最直接、最朴素的利益诉求,知道到了出租车司机在油价上涨、管理费用居高、运营成本上升的境况下艰难谋生的生态,使我们对的士司机多了一份理解,看到了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视角对不同城市、消费水平的纵横比较和成本收益分析,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精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开门纳谏的勇气。价格听证为公众的各种意见得以广泛而深入地表达、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决策部门接触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听到不同的声音,在各方利益博弈格局中找到均衡点,做出科学公正的决策。

价格听证开放了公共权力,打破了公共机关垄断权力意志的局面,在公权行使过程中加入了公众的表达权和选择权,让当事人的意志直接影响公权行使的结果,使政府执政行为随时受到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同时,公众广泛充分参与到公共决策,也使公众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顺利执行,行政效率和合意度将大大提高。

价格听证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制度学习的机会。决策听证制度作为一个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舶来品”,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本土化过程。正是一次次价格听证会为我们提供了公共辩论的机会,让公共理性不断得到培养提升,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自主实践操练,最终出台具有湖南特色的《长沙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使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迈上了制度化大道。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长沙市的士营运价格听证的实践,以及《长沙市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无疑都是湖南省政府在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方面做出的成功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