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红

一个变革创新的年代,也必将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年代,在这里,实现投资的梦想需要的只是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的时代。走在改革旅途中的中国,是一个正在探索崛起新思路的国家,一个正在建立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大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孳生新格局的关键力量。
未来的数十年里,伴随着中国而崛起的企业里,一定有能给投资人士带来超乎想象回报的投资标的。

Email:[email protected]


说明:本博客文章皆为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chinavalue.net

房地产暴利时代结束 行业洗牌开始


    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无疑是一记重拳

    房地产新政中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条款将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国八条中政府的政策是"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市场上一种普遍的说法是:这种供应量的紧缩导致了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房价的快速上涨,如深圳,北京等地。
  但是我们同时也能看到的报道是不少地方政府认为自己的土地供应量是足够的(如北京等),那么土地到哪里去了呢?国十五条新政无疑对此给出了答案:闲置土地(囤积土地的另外一种说法)。
  以下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99年至今,全国土地购置量为19.3亿平方...

Read more

房地产新政解析:聚焦未来之路2


    二、新政调控的影响

    本次新政调控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住房供应结构,二是需求领域,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和制度。具体涉及的内容层面包括新建住房结构比例、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整,控制拆迁,加强开发、交易环节监管、完善统计和信息披露等。
  总体来看,本次调控政策相对较明确,可以说非常细化,留给各部门或地方在制定细则时变动的余地并不大。
  本次调控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央非常明确地把调整住房结构和调控房价的责任"下放"到了地方政府身上。这使得各地方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将得以根本的解决。
  此外,本次发文的9部委中,新增...

Read more

房地产新政解析:聚焦未来之路1


    2006年4月27日央行上调贷款利率0.27%,5月17日"国六条"出台,5月29日"国六条细则--十五条"出台……2006年的房地产行业一石激起千重浪。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快速上涨到地产投资的再度升温,从国内需求的快速释放到民间对高房价的满腹抱怨,从上轮调控的余音未消到房地产新政的纷至沓来,中国的地产行业到底怎么呢?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转轨的年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保障体系、分配体系和人口体系)的转轨同时交织在一起,也因此造就一个复杂的年代,一个充满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房地产因其固有的消费属性(经济特征)与社会保障属性(...

Read more

中国经济:通胀压力浮出水面2


  PMI先行指标:出口订单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

  2006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为54.1%,4月、5月的数字则分别为59.5和54.8。过去2个月来一系列的调控紧缩措施似乎对于高涨的经济活动开始产生影响。不过,从去年1月起,PMI指数已连续18个月高于50%,这显示中国制造业经济继续处于增长周期。
  此外,6月PMI指数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仍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58.7%、57.3%和58%。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出口订单指数为58%,虽比5月微幅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Read more

中国经济:通胀压力浮出水面1


  快速增长难抑  调控如期而至

  在过去的3个月里,针对各项数据反映出的经济过热(特别是投资和信贷过热)趋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全面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国十五条"等等。可以说,过去的半年,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目标才确立,现实的发展情形却迫使政府屡屡拔剑出鞘。
  5月份贷款增长16.0%,M2增长19.1%,1-5月的贷款增量更是达到了全年目标的80%,在上市、改制背景下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后的银行不可遏制的信贷冲动是这些数据背后最好的注解。
  根据当前的情形来看,7月份即将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将依然强劲。GDP的增速估计...

Read more

国际经济:通胀攀升、加息及流动性泡沫问题


美国核心通胀率持续快速增长

 

在能源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美国5月份CPI上涨0.4%。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心CPI上涨0.3%,折算成年率达到2.4%。这也是美国核心CPI连续3个月涨幅达到0.3%。(见图15月份的通胀抬升使得折合年率的近三个月核心通胀率从3.2%增至3.8%,达到1995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不少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出现增长放缓的压力,但持续的通胀压力无疑成为问题的焦点。因此美联储于630再度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25%

推动美国核心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是业主等价租金(OER)的快速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

Read more

为什么是上调利率而非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其中6个月贷款利息提高0.1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则保持不变。

  央行的举措无疑更多的是针对经济全局问题

  央行此次的调控措施针对的是全局过热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房地产),重点是要控制投资增长过快,反弹力度过大的问题,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政府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另一方面,提升贷款利率对于需求的影响也是存在的,特别是对于当前盲目的房地产消费需求是一剂清醒针。
  不过本次上调贷款利率虽然是从经济...

Read more

中国楼市:离向下回归还有多远?


    中国楼市无疑是丑陋的,一如永远叫嚷着地产价格将长期上升的诸多专业人士一般。当房价已经远远超出居民可承受水平的时候,当普通居民家庭8年不吃不喝才能勉强供给一套按户均面积计算的75平米房子的时候,依然有诸多人士认为房价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理性在这里被解释为中国未来前景无限光明,中国资产价格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人民币未来的升值之路还非常漫长……
  笔者无意去分析这种逻辑背后的阴谋或阳谋,当上涨成为上涨理由的时候,当长期利率出现上升趋势的时候,当全球加息氛围逐渐形成的时候,当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战略调整的时候,真正有良知的人该问...

Read more

房价已超出居民可承受水平30%


    目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当前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27.54,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4倍。这个数字可能存在歧义,这个房价收入比可能与一般市场上所说的计算方式有不同,它是按房价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而非房价除以户均克支配收入,其间涉及到一个户均人口的问题。对于这个数据我们应该更看重的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对比较水平。
  关于房价/收入比,我们按中等房价/中等家庭可支配收入(采用平均价格来计算)计算出来的比例为7.8倍,这一数字也是已经远远超出了发达国家3-6倍的平均水平。
  由于各国之间最原始的计算数据难以采集到,在此,我们按照另外一个思路去分析当前...

Read more

房地产:短期繁荣难掩泡沫积聚之忧2


    土地购置面积负增长   开发面积快速反弹

    自2005年开始,政府对于土地供应量的控制使得土地购置面积自9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则在04年出现下降后开始增长,特别是在06年1-2月,这一指标出现大幅反弹,同比增长达到33%,为宏观调控以来的最高水平。

  购置面积下降表明土地供应量的控制依然没有放松,而完成开发面积的反弹则表明未来新开工面积增长空间,这种矛盾的情况表明存量土地得到了快速开发,短期内由于价格的刺激,地产业过热的势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