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红

一个变革创新的年代,也必将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年代,在这里,实现投资的梦想需要的只是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的时代。走在改革旅途中的中国,是一个正在探索崛起新思路的国家,一个正在建立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大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孳生新格局的关键力量。
未来的数十年里,伴随着中国而崛起的企业里,一定有能给投资人士带来超乎想象回报的投资标的。

Email:[email protected]


说明:本博客文章皆为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chinavalue.net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简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变化明显,自1994年中国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中国的贸易差额开始了持续的正盈余。从下图可以看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额大幅度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985~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比国民经济增长快9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1985年的21.4%提高到2005年的80.2%。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外贸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出现了直线上升势头。中国出口拉动战略型战略由此可见。在出口拉动下,通常会低估本币,反应在汇率上就会表现为汇率持续的上升。

  中国出...

Read more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将长期相生


  我国1994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中国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元利率的影响,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持续的调低利率导致了人民币连续八次降息,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自主性受到明显限制。

  Mundell(1961)提出的开放经济下“三元悖论”(Trilemma)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汇率的完全稳定不能兼得。也就是说,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若想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实行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若想保持汇率的稳定,就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入WTO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贸...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升值序幕的开启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开放,汇率因素使国内供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形势变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加复杂化,在未来较长时间,汇率将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基本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假设在单一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影响下,在短期内,由于国际贸易间比较优势的消弱,出口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进口则受到鼓励(相对于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升值的情况)。在没有其他政策的干预下,作为一个出口依赖度高企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因此有所消弱,从而进一步抑制国内消费和进口。至于人民币升值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程度和深度则主要取决于阶段内的升值幅度。从目前的种...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调整的深远影响


  人民币长期的升值过程必将改变国内资源配置的方向。过去在出口拉动型战略下,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发展受到了压制。在本币低估的情况下,非贸易品部分间接的为贸易品部门提供补贴,贸易部门虽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总体来看,整体的贸易顺差处于低水平扩张的状况,大量产业资源流向了低附加值制造业,非贸易品部门的各类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面临着向底部竞争的恶性循环,国内消费需求无法有效启动。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人民币升值的推进将改变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产出定位。在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下,货币利率将出现被动性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FDI...

Read more

利弊权衡下中国长期利率将呈走高趋势


  根据国际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在本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过程中,由于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为刺激国内经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降低利率的宽松型货币政策。其中日本的利率下调的幅度最大,时间最长。“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利率下调了50%,降至2.5%的超低利率。但是,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则在低利率上停留时间较短,当经济表现出通货膨胀苗头时,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了利率。  根据现在的研究来看,实际上正是由于日本采取宽松性货币政策,在低利率上停留时间太久,导致陷入了利率的“...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中国钢材市场分析


  在人民币汇率这一单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中国的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产品价格降低。从而加大钢材的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国外钢铁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相对增加,国内产品出口阻力增大,最终地结果是国内钢铁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滑。

  汇率升值对国内高端钢铁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目前我国进出口品种上看,我国出口的主要是一些附加值低的钢坯、热卷、长材等产品,而从国外进口的却大都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冷轧薄板、镀锌板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将使低端产品出口减少,对国内已经供大于求建筑用钢等市场增加供应压力,高端产品进口价格的降低,使得国内高端钢铁产品价格与国际产品价差进一...

Read more

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对进出口影响的趋势分析


珠三角甚至包括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处于发展模式的转换期,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低附加值、传统制造业将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中逐渐淡出,而电子、通讯、医药、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则将逐渐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

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背后,则是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目前,珠三角每年出口约2000多亿美元,其中80%左右的原材料依靠进口。适度重型化是广东的选择,而重化产业根据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有必要的资源保障。

从地理角度考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内陆深广。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之间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工业基础原材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加工工业主要集中在...

Read more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珠三角地区产业变迁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早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工业化走向市场导向的重化工业化阶段是中国(包括广东)近几年显现出的主导势头。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钢铁等资本品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下游消费品市场中汽车、电器等的高速增长为钢铁、有色、机械、化学工业等资本品行业提供强劲的需求,产业关联效应也使得这些资本品行业的上游部门资源品行业需求增加。

从城市化和工业化主导下的产业链条来看,建筑材料、机械装备、交运设备、金属冶炼(钢铁、有色等)、石油加工等投资依赖型产业带动油气开采、电力、煤炭、矿产、交通运输等资源和公共服务类行业的发展...

Read more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现实背景


珠三角共9个地级以上城市,即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佛山及肇庆。以下将广州视为珠三角中部,广州以东的地区视为东部(即东莞、深圳及惠州三市),广州以西的地区则视为西部(即珠海、中山、江门、佛山及肇庆)

区域发展东西部显著失衡

80年代,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基础要明显好于东部,80年代西部的GDP 总值是东部的3.23倍,中部(广州)的GDP则是东部的3.33倍,但是20年后,东部的经济总量已经高于西部和中部,到2005年,东部的GDP总值已经是西部和中部的1.55倍,过去的25年(改革开放后)东部的发展速度显着高于西部和中部,珠三角的发展重心明显集中在东部。

...

Read more

从产业变迁规律看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2


珠三角产业变动趋势

根据珠三角自1995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珠三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可能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小幅上升,但总的趋势将是“先升后降”,在重化工业化完成后,其比重将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一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稳中攀升,并且提升的空间大。第二产业质素的提升将逐渐推动相关产业服务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和服务业将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实际数据和钱纳里模型分类数据来看,珠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更突出些,第三产业发展有所滞后。根据重化工业的发展进程和阶段性规律,许多国家在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