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寺庙烧香的年轻人多于在孔庙烧香的这种现象


         怎么解释寺庙烧香的年轻人多于在孔庙烧香的这种现象?那是因为孔子劝人做君子,做德性人,以发展人之高尚的道德生命为人生终极目标,称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样一种“君子固穷,不失其志”的人生观;而当下的许多寺庙供奉的是“天上人间、无所不包”的诸神,为人间各种欲望的实现提供一种个体祈祷的场所,而年轻人正是人生欲望,尤其是物欲的上升期、扩展期,孔庙所代表的价值观与一般年轻人的价值观不一致,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不去拜礼子也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在当下这种资本主义价值观流行的时代,让年轻的他们去“灭人欲”而向“君子”,实在是“不合时宜”,为难他们了。

我以为,“随遇而安”,不设问,不纠结,“道法自然”吧。

202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