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建设的基石 | 平台选择要点


 

  前言 

  如前篇《智慧水务建设的方法论与关键技术》所谈,由于数字化转型的长周期性,意味着企业数字化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采用“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理念就非常必要,而在技术上承载这个理念的载体是“平台化”。 

  由此可见,智慧水务建设的技术基石就是平台,那么,对平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我们将在本篇来详细展开讨论。

  一、平台的基本需求与高阶需求

 

  根据笔者的实践,我们可以将平台分为以下两需求: 

  (一)  基本需求 

  1. 问题痛点

  (1)解决高并发、高可靠、高安全、高可用等性能及维护性问题;

  (2)减少重复建设和实现跨部门/系统的流程可配置;

  (3)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报表灵活配置、输出效率高,支撑组织的绩效管理和组织决策。

  2. 对技术的要求

  要解决这样的痛点需求,技术上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云化架构;

  (2)统一组织、角色、权限管理;

  (3)统一高效的IT基础管理、统一高效的物联网络管理;

  (4)数据统一治理、统一服务;

  (5)统一的流程引挚和统一的报表工具。

  3. 对平台的要求

  与此对应的,平台应该具备这样的基本功能:

  (1)公共平台:组织、角色、权限、支持多租户;

  (2)统一运维管理:对服务和数据链路能进行有效监测;

  (3)统一物联接入管理系统;

  (4)统一的工单平台;

  (5)数据中台: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服务。 

  (二)高阶需求 

  1. 问题痛点

  基本需求解决了重复建设、统一运维、数据与服务共享问题,但还没有解决高效运维、高效开发、高效拓展等问题。还不足以高效、低成本的灵活应对技术升级、业务创新和驱动业务创新。

  2. 对技术的要求

  要想做到高效、低成本的灵活应对技术升级、业务创新和驱动业务创新,则必须在技术上实现: 

  (1)统一的前后端开发框架、物联网开发协议等开发工具包等;

  (2)远程故障定位和恢复;

  (3)流式计算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融合分析能力;

  (4)可伸缩的云化技术架构,功能、服务的原子化与可配置化:根据行业特色分层解耦,颗粒度合理;

  (5)低代码化:报表工具可视化。

  3. 对平台的要求

  (1)运维平台:带自诊断和解决方案功能;

  (2)行业数据中台:实时同步、数据模型(质量、分析、预测)、主题分析;

  (3)通用业务中台:规则引挚、流程引挚、报表引挚、空间服务、AR/VR/仿真引挚……

  (4)专有业务中台:支付、用户、外业管理平台……

  (5)行业开发工具包:AI工具开发包、物联网协议开发工具包、可视化的报表工具与可视化的流程配置工具。

  高阶诉求是在基础诉求之上的叠加需求;对应的技术要求与功能要求亦如是。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的选择,不能仅看界面、功能模块以及采用的技术架构介绍。因为看似相似的界面和功能的背后,掩藏着完全不相同的能力;而技术架构图很容易在网上搜索复制下完成说明。  

  软件平台的区别甚至大于“保时捷”与“保时泰”的区别,如图1。

  图1:保时捷Macan(左)与众泰SR9(右

  软件平台的差异比硬件的差异更难被感知。记得有一次我和某位信息化领域耕耘20多年资深领先企业的董事长交流,我问他:“陈董,贵司在行业内做了这么多年,你们的产品与其他竞品到底在功能上有何不同。”陈董答:“吴总,您知道的,软件这东西,只要你在招标前写出来,他应标的时候,就敢说自己有,即使没有,可以定制开发……”

  那么,我们如何甄别平台呢?

 

  二、平台的类型

 

  在甄别平台之前,首先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平台,有哪些类型的平台? 

  正如马克梅尔和阿尔文•莱纳德在《产品平台的力量》中所提到的一样:产品平台必须得到妥善管理,如果一个产品平台无法获得更新,其衍生产品将会被淘汰,因为它在职能及价值上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平台能够得到定期更新,重新设计,以融合新职能、组件及材料,那其产品家族将一直保持健壮的生命力。富有生命力的产品平台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独特方法的结果,是长期设计、发展和战略更新的结果。

  因此,水务行业的软件平台本质是软件产品平台,是软件产品构建的潜在基础、技术框架、基础架构及各个组件。

  是一整套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技术平台;

  是一整套数据标准与规范的数据平台;

  是一整套业务处理与管理的抽象标准、范式和服务的业务平台。

  本质上是基于一套方法论体系来快速构建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组件复用性、产品性能与可靠性、降低产品研发复杂性、提升应对变化的灵活性、以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础规范、标准、框架、架构和组件。

  从目前的商业实践来看,平台的类型有如BAT、集成商提供的通用平台——立足满足各个行业需求的平台,也有类似WPG这样只满足特定行业需求的行业平台。

  两者的技术框架是类似的。行业平台是通用平台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的裁剪、改造,并融入行业标准、经验的针对性产物。通用平台试图构建一个满足所有行业都能适用的技术、数据、业务标准,不针对任何行业,但又试图满足所有行业,因此它的技术站超级复杂,对特定场景的适用度不高。而行业平台是站在对本行业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行业知识、标准与经验,对技术、数据、业务进行行业定制的产物。

  工业互联网行业的鼻祖Predix的表现让大家普遍怀疑工业领域是否存在统一的平台?平台是多学科技术融合的产物,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能力,而是“技术+行业+方法”的融合。思科在2018年年初发布了一份报告,预计在所有的物联网项目中,有75% 的项目将以失败告终,无法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缺乏行业应用场景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失败原因,越过了技术门槛,跌进了应用的陷阱,即使强如微软也会败走武汉,最终也只能对簿公堂,而脱离实际堆砌高技术的韩国松岛,最终也吞下空有智慧而无用处的苦果。

  

三、行业平台的技术构建方法

 

  一个好的行业平台在技术上必须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有效的构建:

  1.合理技术架构 

  (1)技术架构的先进性:决定了平台的性能(并发、安全、可靠)和成长性上限; 

  (2)组件选型的合理性:是否根据行业痛点和问题进行合理的技术选型、裁剪和改造,决定了系统的效率和可用性。

  2. 适度的分层解耦

  平台本质是对复杂的行业系统进行水平解耦,因此,解耦颗粒度的合理性就尤其重要。过细就会冗长、性能开销大而导致性能不佳;过粗就会导致灵活性不足。分层的合理性就必须要考虑哪些是共享的?哪些功能应放在哪一层共享?

  值得提醒的是,平台分层合理性的边界只有经过足够的行业实践才能找到最优解。正如阿里原董事局主席张勇说过,“中台是实践的产物”。从广泛上来说,中台也是平台的一个种形态,这也是阿为什么经历过“建中台、拆中台、建中台”的实践历程,这不是轮回,而是根据行业的特征不断总结提升的结果。任何一企业如果说自己在建设平台,又说出来在这个点上交了哪些学费,那么他一定是“PPT融资”的代表。

  3. 深厚的行业沉淀开发工具包

  平台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降低行业的使用门槛和提升平台的灵活性。平台的灵活性更多的由合理的技术架构和合理的分层解耦来决定;而降低行业使用门槛更多的由深厚的行业沉淀开发工具包来决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通用的技术开发包使用技术难度高,效率低下。而带行业知识/经验的开发工具包则能降低使用人的技术要求,真正为客户/行业伙伴赋能。

  

四、好的行业平台的特征

 

  在以上的技术基础上,好的行业平台呈现出以下的七大特征: 

  1. 统一性 

  平台需要具备管控能力的统一性。对于运维,安全,基础技术框架等应该做到统一,提供统一的,标准的,高效的运维,安全,基础技术等服务。例:提统一安全认证机制,可以将多道房门,简化为一道更加坚固的城门,安全性会大大提高,安全策略也会有更加具有便捷性。

  2. 高性能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用户对时实性服务的要求,高性能——高并发、高稳定性、高安全就成为刚需。

  3. 灵活性

  (1)不停机拓展新特性及新功能模块;

  (2)灵活配置响应业务的灵活变化;

  (3)配置化要求:功能、模块、业务流程、表单、菜单、界面、数据字段等。

  4. 开放性

  平台应该具备多方位接入的生态融合能力,提供跨系统,跨技术栈的技术生态接入能力。例:开放性平台可以多方位的接入,如向上接入智慧城市平台,与智慧城市等方案一起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向下兼容、容纳各类型的设备,数据接入;可以向左右延伸,提供对其他应用系统、产品的数据通信,接口互通的能力,方便与其他系统的业务融合。 

  5. 成长性

  平台应该具备面向未来的可成长性,能灵活通过组件升级不断迭代平台的技术。例:技术不断演进,但标准可以传承,技术从最开始的JSP—SSH---云源生,在不断的进步和变化中,但接口标准的变化远小于技术的变化,故立足标准及未来的平台,可利用未来的技术红利,在未来,客户的系统可更快、更便捷的与新技术接轨。

  6. 行业性

  沉淀大量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沉淀大量的AI工具开发包——行业物联网协议开发工具包、行业可视化的报表工具与可视化的流程配置工具等,以及行业工业APP——专家模型、行业数据清洗模型、行业数据分析模型、行业主题应用。

  7. 合信创

  必须符合信创的要求:

  (1)内核模块必须进行定制,对开源软件进行有效治理;

  (2)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测试,提供计算型、存储型、网络增强型及国产化硬件测试报告;

  (3)适配国产化软件: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

 

  结语

 

  综上,智慧水务建设本质是水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战役,要想在这场游戏中笑到最后,我们的水务企业一定要采用平台化的建设思路,并且持续在行业平台进行投资。

 

  特别说明: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道商业洞察,如需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