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行(4):寒山寺
7月16日,苏州。
曾经两次从寒山寺门前经过而未入。客观的原因是不方便,但更重要的是主观意愿不强烈。也许美好的景致需要在适当的心境下才能享受。这适当的心情,可以是高兴或悲伤,兴奋或平静,激越或沉落。这样的古刹,一是要心静,二是要心净。
这一次,站在苍劲朴拙的“寒山寺”三个大字之前,默念着张继那首千古传唱的名诗,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颤抖,眼睛开始湿润。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我期待这样的体验。我相信我的心境已经融入景致之中了。
撩拨起的心绪的也许是孤独。出门好几天了。这些天,在老同学和老朋友之间,不断地推杯换盏,间或还有引吭高歌,更有彻夜的小赌怡情。可是,热闹之中却不时感觉冷清,狂欢之时也不时感觉寂寞。
张继那首诗里蕴涵的孤独和寂寞在我心里持续发酵。想象着他寂寞卧在枫桥之下的船舱里,在孤零零的渔火和沧凉凉的钟声的撩拨下,思念着千山之外或万里之遥的亲人和朋友,一声轻叹勾起一弯明月。
避过香火缭绕人声鼎沸的中轴线,循入左侧安静而寂寥的小院。太阳热烈地照耀着,树荫下的小院阴凉而安适。穿过小院,一排石碑上刻着张继那首诗。看着那石碑,心里一遍遍默念着。心灵似乎干涸了很久很久,渴望着泪水的滋润。我努力酝酿着情绪,酝酿着泪水。我需要那么一次冲决,滋润干涸的心田,荡涤心里积压的阴霾。据哲人说,忧伤是洁净的。
沉沉的钟声一阵阵传来,每一声都清澈地敲打在心上。想起寒山和拾得的故事,心潮澎湃着,眼睛湿润了。寒山和拾得从浙江天台山来到这里主持寺院,这座寺庙才有了“寒山寺”的称谓。他二人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后来,寺外飘来一口钟,拾得骑钟离开了。他到了萨提并居留于此。寒山思念拾得,请人铸得一口大钟,敲钟以呼唤拾得。拾得闻听,心潮涌动,泪如瓢泼。拾得敲钟呼应,寒山听到了拾得的心声。他们没有见面,但钟声将他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我在钟亭之外慢慢踱着,心随着钟声跳动。每一声钟鸣都让心颤抖一下,我有了一种毒瘾上身的感觉。是啊是啊,我们的一生中,都会寻找某种精神的寄托,会寻找心灵相通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也许能寻到遇见,也许更多的是失之交臂。即使曾经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并成为知己的朋友,彼此精神上相互依赖,也不一定就能终身信赖。时间在流逝,我们会改变;社会在变化,环境在改变。曾经的朋友可能会逐渐陌生,渐行渐远。于是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仿佛登上一座孤岛,四周是陌生的黑暗世界,我们伸出双手却只能抓到一把空气。
一遍遍在钟亭外徘徊。那钟声似乎在拨动我心脏的跳动,每当钟声停止,瞬间会有心跳停止的感觉。
努力挣扎着走出来,抬起头看着那巍峨的宝塔,泪水悄悄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