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行(31):“老板娘”
7月1日,丙中洛。
友谊宾馆的日常经营由老板娘负责。老板娘是当地人,傈僳族,今年五十一岁了。她胖胖的,性格豪爽,又精明强干。他丈夫姓杨,白族人,还在贡山上班。前些年贷款盖了这座五层楼,一部分自住,一部分出租给马老板开饭店,三四五层楼就开宾馆。周末的时候,老杨会回来,帮助料理宾馆。
到丙中洛的第二天见到老杨,跟他聊了一会儿,了解了一些他开宾馆的情况。后来碰到老板娘,我说你们很了不起啊,攒下了这么大一笔财产。老板娘朗声笑道:“什么家产啊?不是我的家产,是国家的财产。宾馆是贷款几十万盖起来的,要三十年还清。不过不打紧,反正是国家的钱,慢慢还。”
老板娘似乎很快乐的样子。总是风风火火的,大声说话,快步走路。这段时间由于修路限行,丙中洛游客不多,生意不是很好。除了睡觉以外的大多时间,她都在隔别清真饭店打麻将。她总是大大咧咧的样子,动作异常夸张地抓牌出牌,不时开着一些尺度很大色彩很浓的玩笑。
宾馆的服务台就在走道一侧,尽管有很多重要物件放在那里,平时却不需要人照看。有人来住店,只要喊一声“住店”,老板娘立马大声应着离开牌桌跑过来。
有时候老板娘也有烦恼。比如说,他儿子二十八岁,也结婚几年了,可就是不要孩子,这让老板娘抱孙子的愿望一直实现不了。她很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那么贪玩啊,只顾自己开心,不管老娘闹心。
那天我们在清真饭店吃饭,老板娘坐在一边,有点愁闷的样子。她说他一个侄子到北京打工,租住在一个简易住所里,因为刮大风,石棉瓦落下,砸破了脑袋。说完感慨道:“在家里呆着好好的,跑那么远受罪去。现在的年轻人,真不知道想什么。”
离开丙中洛的时候,我很想跟老板娘合个影留念的。毕竟,她是我接触的第一个丙中洛人。一早起来就没有见到她。早饭后到服务台看还是不在。我只得将钥匙放在服务台。房费我在头天晚上已经给过了。
不打招呼就离开,感觉有些不礼貌。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去丙中洛,那时候我还会住老板娘的友谊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