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性


国家与企业,是以人为基础的,是多人的形式复杂的组织而已(以下章节会多用组织代表国家和企业,除非在谈到他们之间区别的时候),因此,一国和一个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和一个人的发展,没有本质区别,同样取决于发展目标、理论和活力,确切的说,应该是取决于目标的正确,理论的正确与否和管理的效率高低。
只不过此时的活力,成为了组织效率,而组织的效率,正是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目标,发展理论等均不是常规意义下的管理职责,即不是狭义的管理行为,狭义的即过去的管理学所言及的管理,是从战略开始的,发展理论则是制定战略的依据和原材料,理论研究并不等于战略制定,所以,旧管理学所指的管理,只不过是组织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即目标、理论、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而非整个发展的全部过程,除非,人们愿意认为这是一个整个的管理过程。
在研究理论和管理的具体过程之前,有几个概念要先确立:1、组织靠谁发展,领导人还是人民?2、组织发展的路线或者理论,是人民的选择还是领导人的选择?3、是人民需要理论,还是管理者需要理论?
没有人牵头,一国或者一个企业就不会聚集和出现;在它们存在之后,缺了领导人,肯定会发展不好,甚至瘫痪,产生混乱,但如果没有了人民,人都跑光了,企业和国家就不存在了,可见,组织的发展,确切的说,靠的是精英领导下的人民,即发展的主体是人民,领导人靠人民发挥作用的。
按照世界的发展现实来看,理论,一般是领导人选择的。
在选择理论之后,在谁需要掌握理论的问题上,现时的组织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领导者有理论,人民无理论不觉悟,人民按照领导人规划好的路线,被动行事,组织,靠管理者的领导和人民的执行发展(这是我们常见的主流官僚管理模式),这种情况下,人民基本是靠本能发展,道德沦丧也在所难免,人民基本是在受动物本能的驱使,而常规的纯精神文化层面的宣传,根本不能进入人民的思想,那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其实是人的发展理论,是以人的发展方式为核心的,而现实的文化(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企业的),是以没有根基的道德为基础的,脱离了经济的本质,基本与人民的个人发展无关,自然难以起作用,人具有双重社会角色,组织的被管理者,和个人人生发展的管理者,而这两者,在不同的管理制度和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很可能是矛盾的,而只有真正的研究人的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理论,才真能成为大众接受的理论,才能真诚成为文化,实现理论的大众化,空谈国家治理、企业治理,和个人发展没有关系,怎么可能成为一种文化?过去的宗教,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的,是从人到国的发展理论体系,在人们形成真正的文化之前,人的发展行为,只能是动物性的本能发展。
一种是领导者有理论,并使人民有理论,组织靠人民掌握理论后的自主发展而发展,这种管理,既是管理的最初模式,如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人民自主生产,政府用宗教文化和法律来引导人民的发展道理,政府靠税收生活,即靠人们的发展而发展;这种模式,被资本主义大生产所粉碎,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脱离了机器大生产时代,人们可以脱离大机器的控制,为人自主的天性的解放创造了条件,于是这种管理模式又以新趋势的面目出现了:如海尔的人单合一,苹果的开放平台,腾讯的合作伙伴平台,李开复的创新工厂,盛大的18基 金,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我们称其为名企业孵化行为,其核心是,企业实施保姆式孵化行为,引导、辅助大众发展,企业成为大众事业的合作平台,为创业者的资金、管理、市场提供全方位辅助,企业将孵化视为自己的主要发展责任,企业不再是为实现企业家目标而服务的,而是同时为企业家、大众的发展共同服务的,企业家不再考指挥、命令员工来发展自己,而是要靠辅助大众的成功而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目标;对比两者,可见这并不是什么新趋势,不过是管理在新形势下的本性回归。
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是由组织的活力来验证的,即取决于哪个管理方式组织最有效率。
组织的效率,取决于每个人的活力以及组织协调的科学性,组织协调的科学性,是容易解决的,比如现在的各种协同软件,目的就是解决协调的科学性问题,而人的活力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恰如远足的体力),二是路线或者理论是不是自己选择的,是否被自己认可,如果路线是别人选择的,并没有被自己理解和认可,人将失去活力。
按照若此分析,领导人有理论,人民无理论不觉悟的管理模式,组织是不可能有活力的,因为,理论不是人民选择的,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可,直接影响了人民的活力。而领导者选择正确的理论,并将其变成人民认可的,人民掌握的理论,变成人民的信仰,是真正能激发人的活力的,最有效率的管理。
于是,人类组织的正确发展道路,总结起来,由下列过程组成:
1确立目标,2研究发展理论,3领导者选择正确的理论,4领导者将理论或路线变成人民信服的、认可的理论、即变成人民的信仰,5在领导人通过制定合作政策,建设合作平台,在科学的协调下,由人民自主协作发展自己,6企业,则靠人民的发展来实现组织发展。
可见,一国的发展,绝不是无论人民怎么搞,只要把经济发展起来就成的,人民无理论不觉悟,只领导人有理论的发展,是必然最终失败的,只有使得人民按正确的方式发展,才能修成正果。
发展的过程,集中在如下两件事:
一研究科学的发展理论发展方式。
二实施让人民有理论、有活力、有效率的组织管理。
其中理论是发展的第一步,是管理的前提,管理,是理论的高效实践,二者的关系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列宁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说:“不用于实践的理论是无用的理论”。管理问题在第二篇专门论述,理论问题在第三篇专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