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管理学的无效,以及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趋势,使得原本就基础薄弱的管理学,更加混乱,已经完全不像一门科学了,人们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管理的时候,管理是做什么的,为谁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研究这一切,必须从管理发生的那一天开始。
管理研究,要从人的生存发展起步 ,因为,管理是为人的生存发展而存在的,这是管理的本源。
人和动物的基本区别是人有文字,动物没有,有文字的人类,可以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记录下来,实践的多了,人们就逐渐发现了成功做事的基本规律,总结起来,就成为理论,按规律办事就可以确保成功,少犯错误,这是人类发展的总规则,是和动物世界的主要区别。

人的发展,从来只有两种可能的方式,有理论的人,是文明人,按理论发展,文盲,又没有依从宗教,即无理论不觉悟的人,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按动物本能发展;掌握理论,是文明的表征,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文明的人,已经统治了世界,并会逐渐增强对世界的统治力量。掌握理论,按规律办事是人基本的,应有的发展模式,正如上图所示。
假定把人的成功发展,看作是一次远足,到达目的地当做成功的话,那么,人的正确发展过程,就是这样:
首先明确目标,到达哪里是成功;第二,有人研究达到目的地的方法,这是理论问题;第三,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自认为对的方法和路线,第四,调整好自己身体,精力充沛地,按照正确的路线走过去,这样才能确保到达目的地。目标错了,肯定失败,没人研究到底目的地的方法,就是动物行为,路线选择错了,累死也到不了,没有活力,路线再正确,也无法到达目的地的。
其中,人的活力,并非只来自于体力,体力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来自意愿和思想,在于人对路线正确性的认可,体力再好的人,如果认为自己正在走的的路是错的,那就只有应付,不可能高效率,如果这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自然就有活力,行动就有效率,对于多人竞争的世界,正确加效率就保证了最先到达,就保证了成功。
活力来源于自主选择,这是人性决定的,是经得住验证的:没有人喜欢干自己认为错误的事,让人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必然是认为正确的,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人们愿意干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这是受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影响的,角色不同而认识不同,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发展目标,有不同的想干的事,不同的管理角色,思想认识则不同。
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里,社会将人分成两类角色,一类是政府人,具有管理者性质,一类是平民,具有被管理者性质,同时也具有自主的生产者性质;近代工商企业兴起以来,社会主流分成三类角色,政府人、企业家、人民,政府的角色未变,企业家,同时具有两个角色,被政府管理的被管理者、企业组织的管理者,而人民,也重新拥有了两个不同的角色,被管理的生产者,而非自主的生产者,以及个人人生的管理者,人民把生产甩给了企业,只保留了人生管理,可见,不同的社会,人们具有不同的角色,自然目标与思想境界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