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之流程与规范化建设
企业变革,微观上都会涉及细节的运作流程。如何有效实施,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在实践变革中,企业微观变革就是作业流程和规范化制度的建设,通俗的说就是WI类文件的制定和实施。
WI类文件,也称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引文件)。简要来说,分为三类。
一类是作业标准类文件,如员工岗位作业作导书,设备操作手顺书、产品检验作业指引等。如图示例:员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二类是流程类文件,主要是指需要跨职能部门协同作业的流程文件,如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图、人员招聘流程图等。如图示例:生产订单信息流程图
三类是指除了前二类文件以外的规章制度性文件,如出勤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如图示例:审核制度
在编写、评审WI文件时,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各职能部门首先详细列出工作的范围、职能事项,甚至具体每一个岗位。
2、对以上的详细清单进行评审,确定需要哪些WI文件来给予标准化,界定每一个文件属于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WI文件。
3、尽可能使用流程图式的文件格式来编写WI类文件。这样做,其目的和益处是:
A、按照实践运作的流程先后次序编写的文件,有利于责任担当在较暂的时间内熟悉与掌握业务运作,公司运作也不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而“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B、在实施和审查梳理作业流程时容易发现管控灰色地带和漏洞;
C、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部门的协同效应。在流程图里,容易界定各流程节点的责任部门、责任担当、时间限制、资源要求和结果量化。
4、不能使用流程图式的WI,则以条款式的规范性制度来互补。
5、不管是哪一类WI,都应该将输入、过程控制、结果呈现、效益评价等以表单的形式来管控。不管是基层,还是中层,甚至是高层管理,表单都应是最重要的管控工具之一。所以的人、财、物、信息的流动,都是以表单的形式来运作。用财务属语来说就是凭证,也可以说是权利和责任的另一种管控手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图示例:绩效考核量化表
6、涉及多个协同职能部门,WI文件审查,应得到协同部门经理的会签认可;
7、对于制度或规范性文件,特别是行政性的文件,通常应明确实施日期和有效日期,以便定期检讨是否适宜,及时修订;如图示例:防护规定
8、因内、外环境变化,业务性质、业务类型、业务范围或组织结构调整变更,都应及时检讨现行运作的WI,及时修订,做到因事定流程、因事设岗、定员、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