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博导石建勋教授在分析中国概念股业绩存伪问题的肇因时说,是次涉嫌财务业绩造假的中国股票中,有些中国企业也是受害者。
他解释称:「急于融资的中国企业在赴美前并不了解美国的法律,因此陷入了中间商炮制的美国梦,这些企业自己不会造假也不懂造假,一旦和中间商签署了上市意向协议,便任由中间商造假。中企对美国资本市场『先上车后买票』的制度并不熟悉,他们不知道依靠造假手段成功融资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石建勋向记者描绘了一幅令人馋涎的美国上市梦:中国企业赴场外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简称OTCBB)上市过程中早就埋下了不规范的隐患,并已形成所谓的「帮助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产业链。他说,「滥竽充数」其实不难,中间商通常会在华寻找一些急于融资的中国企业,并向他们贩卖「美国梦」,在与之签署「赴美上市意向协议」后便协同相关环节人士对中国企业进行「恶意的过度包装」,如此一来企业的赴美上市便实现了,「一些企业是被人忽悠赴美的,他们也是受害者。」
石建勋举例说,中间商不少是美籍或加拿大籍人士,他们物色到目标后便让企业准备相关上市材料,销售收入若不达标便帮伪造。此后中间商寻找不懂中文的老外审计师,并将材料翻译成英文,由于境外会计师、律师等不可能来内地考察,因此造假就变得很简单。
据记者了解,企业上市过程中所涉及的律师、会计师等均按标准收费,而忽悠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中间商则有多种途径捞钱,「一种是持有股份,一旦上市中间商便将其卖掉,出了问题也与其无关;另一种是上市前谈好价钱,入市后再从募集资金中按比例提成,两种方式因事而异。」
在美上市的中企也是受害者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