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是混乱而嘲杂的,伴随着降价与涨价,车市再没有了去年似的雪崩,由于燃油价格的一路飙升,小排量车逐渐被市场所推宠,销量一路攀升,当然随着油价的继续上涨还有进一步走强的趋势。进口车市场没有因为关税的下降而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大降价而陷入一片低迷,一时间消费者纷纷持币待购,厂家也使尽浑身解数想使自己的销量提升。那么,汽车价格究竟还有没有降价空间,降了价之后厂家还有没有利润空间?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然他们早就不会这样坦然处之了,我们的汽车市场还有待竞争机制的引进,价格的拼杀必将会极大地推进这一机制的建立与市场化的进步和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如现在的摩托车业与家电业一样,国产品牌占据了国内的绝对市场。当然,汽车市场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很长时间与市场的拼杀,毕竟汽车市场在全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了,最近传闻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濒临破产困境,由此不难看出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程度。
回过头来看国内汽车市场,通过今年的所谓的金九银十这个长期以来不变的定律而一反常态,没能如厂商所望,对此与其说这是市场变化所致还不如说是中国的消费者成熟所致。譬如8月份的上海大众的名为“飓风行动”的组合营销措施。各类促销降价频繁地在吸引人们的眼球,然而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信念却是巍然不动、稳如泰山。
近期多款新车频繁上市,而且它们的价位覆盖了高、中、低档各个价格体系,新车太多,就有挑花了眼的可能,同时商家采取降价、送保险等措施,实在是让人有些应接不暇。然而这一切看似很有效果的招数在今年却行不通,车市低迷依然,嘘声依旧,真的到了年末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改观。这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大量的车辆都存在降价空间这一事实之外,消费者已经对车商不信任了,频繁的降价令人眼花缭乱,这与审美疲劳是一个道理,笔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所以对年底的车市不要期望太高,否则反被其所误导。
俗话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车商们当然会想出很多办法来改善这种局面。下面我们站在车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车商们在年底前的行为动机:按照一贯的车市定律,每年的年底总有一系列降价或促销的活动以完成他们一年的销售任务而得到反利,今年也不会例外,但今年的年底到底出现一种什么样的价格,通过这几个月的不断调整,车商们已经深知消费者们的购买心态,也就是人们所预期的那样,真正的降价潮的到来,但是,去年的先例已经证明越是在全面降价大潮涌动下消费者越是持弊待购,降价过多过于频繁更会导致对品牌价值的沉重打击,所以促销赠送服务等优惠活动成了他们的首选。那么,做好准备等待时机便成了当下车商的最好的选择。
说了半天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悟,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既然已经等待那么久了也就不差这么一时半会,所以还应该继续持币待购,再等一段时间。车商们等到等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大幅度的降价,而且直到那时的车价才会向规范更进一步,车市将逐步回暖,大家漫长的持币待购将会告一段落。这才是今日车市的真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市场逐渐趋于正常合理方是真正原因所在。种种迹象显示,除了汽车生产厂家的调整和整合之外,经销商和消费者也将越来越多地介入汽车定价。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尽管很多厂家在降价时都强调说是“抢先出手,将价格调整到消费者的期望值”,但实际上,降价很多时候都是迫于市场压力。一位汽车厂商的高层在坦言,随着车市的持续低迷,厂家的定价权已在渐渐减弱。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厂家仍然是汽车定价的主要决定者,但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体系重建过程中,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话语权将大大加强,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车价的涨跌。
车市“降”字当头谈价格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