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也需要一种现代的社会管理机制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在校女生刀逼四名舍友跳楼事件,造成其中一名学生肩部骨裂。事发之后,媒体上出现了对这个事件起因的不同猜测,有的说法是因为“怀疑同寝室的人冤枉她”;也有反映是因为“四个大一女生欺负一个大二女生”。实际上,上述传言,都不足为信。至于这件事情本身,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个案,并没有普遍意义,毋须夸张。可以说,需要探讨的问题,并不在这件事情的本身,而在于如何以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手段来做好社会管理。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学校处理这个事件的前前后后,确实都不够专业。现在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学历恐怕都不低。但我们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专业”。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介绍,前天晚上,辅导员已接同学反映,当事人出现情绪波动,认为同宿舍的同学想要加害自己。从晚上8时许一直到11点半,辅导员一直在宿舍做她的工作,直到其情况平稳下来。但是,两天以后,“刀逼跳楼”的事件却发生了。可能要问责,一般看来,辅导员难辞其咎。但是,问题并不在此,而在于我们缺乏一个真正能够处理好类似事件的社会机制——社会工作。

要说专业,社会工作就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常常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介入的,不会把求助者当作一个有心理疾患的病人,也不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做工作”,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受助者想办法、出主意,还要遵守为案主保密的原则、让案主自决的原则,等等。

社会工作者要用专业的手法去介入和干预。譬如,学生已经发生过“割腕自杀”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对她进行帮助:结合她家里的情况,她男友的情况,以及她的舍友与她相处的情况,作出判断。然后,动员一切相关资源——该帮她解决的问题,就帮助她解决;该帮她协调的人际关系,就帮她协调;该避免发生的事情,就要有预防——不要到事件发生了,大家再来作检讨。当然,现在考虑亡羊补牢,还是不错的。若是互相推托责任,那就更糟了。

前几年,“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着实红火了一阵子,但到后来,似乎动静又不那么大了。中国有200多所高校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但据说到社会上却找不到他们的工作岗位。其实,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人尽其才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学校里,很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以及一个可以进行专业化支持和督导的网络,用这种来关心学生生活,防止意外事件,进行心理疏导,协调人际关系。现在的问题也许是我们没有在相应的岗位上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也许是配备了专业人员但却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和专业督导,这恐怕才是我们需要从这一事件中得到教训,然后认真考虑去建设的重要的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