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钧

唐钧,男,1948年生。硕士,1996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曾任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从1986年开始从事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研究,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50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非营利机构评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教程》,等等。

从工人反对足额缴纳社保谈起


  据媒体报道:“中山工厂因足额缴纳社保停工,保障与生存的两难”。报道中提及:广东省中山市某企业按《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从7月1日起为1700名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用。由于足额缴费导致员工个人分担的费用增加,引发不满。于是在8月18日停工一天,直到企业承诺补上“额外补助款项”,工人方才复工。

  千万不要将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企业职工。平心而论,单凭他们眼前的收入水平,完全按法定标准缴费确实也困难。报道中提到,有工人算了一笔账,以前没按法定基数缴费,他们每月到手的工资是3500元;而现在要按法定基数缴费,...

Read more

95万千万富豪的投资选择引发再思考


  报载: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达96万人,在个人投资方向上,房地产仍占据主导地位,超1/3的受访富豪选择了投资房地产,这一比例在过去三年都有所增长;选择投资股票的富豪只有25%,虽然比去年略有增加,但还没有达到三年前的33%。

这个研究结论很有意思,首先证实了一个坊间的说法,如今在中国,能够赚钱的投资渠道只有两个:一个是包装“空壳公司”上市,还有一个就是买房子。包装“空壳公司”很有“技术含量”,没有发言权。买房子的事,因为一直在做住房社会政策的研究,因此想啰嗦几句。

三分...

Read more

政策力度不够 就业前景堪忧


  我们经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当今世界上,工资或者薪水是许多人用来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要资源,于是拥有一份有酬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没有这样一份工作,就会增加应付每天生活的焦虑感。所谓“就业”就是拥有一份用来交换一份稳定工资或薪水的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于劳动者而言,就业就是为了获取参加初次分配的资格。如果失业,就失去了参加初次分配的资格。通常来说,初次分配得到的工资或薪水在金额上会比再分配得到的社会保障津贴更多。所以,在现代社会里,失业往往是陷入贫困的同义词。

  在本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Read more

对“按病种付费”先说几句丑话


  报载,北京市举行医改大会,酝酿筹备一年多的医改方案正式公布。其中的一个新招是“按病种付费”,要选择50种左右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

  据报道:按病种付费正在人民医院和北医三院进行试点。其大名叫“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在医疗诊断上,疾病名相关的归为一类。比如肺炎,有小儿肺炎、老年肺炎,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它们都是肺炎,但有轻有重,把它们“打包”在一起,按治疗这类疾病通常需要的诊疗项目,测算出一个价格,并统一按这一标准收费,这就叫“按病种付费&r...

Read more

高房价是谁的责任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办——中国住房社会政策评析


  在新闻媒体关于网易经济学家60人论坛的报道中,给我的一段发言安上了一个极具刺激性的标题:“高房价不应骂房地产商”。[1] 从吸引眼球的角度来讲,我能够理解编辑的苦心,但这却不是我的本意。

  近年来,住房问题始终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其张力已经使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心理极度扭曲。从社会主流意识看:在经济上,房地产被视为拉动GDP上升的主要动力;在政治上,房地产成为最可夸耀的政绩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将自己紧紧地绑在这辆疾驶的马车上,地方领导深陷其中,“卖地求荣”,完全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教训于不顾,...

Read more

社会救助的专业化与社会工作介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乡低保以及社会救助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大规模的“应保尽保”扩面工作完成之后,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走向专业化,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就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保障制度。十多年前,城市低保还在初创阶段,与一位澳大利亚的学者谈到这项制度,他告诫我们说,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因此人工费用不可忽视。我们笑着回答他,中国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自治...

Read more

让中国社会正常起来——在“心智障碍者社会福利与服务”公益论坛上的发言


  我讲四个问题:第一,要使中国残疾人回归到中国主流社会中来。在这个方面,中国社会现在仍然是个不正常的社会,刚才很多发言都讲到“社会残疾”的问题。我们现在把残疾人从正常人中划分出去,是有问题的。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问题,我们自诩为“正常人”,把残疾人看成是“不正常的人”,这不是残疾人不正常,而是这样看的人自己不正常。在一个社会里,肯定有很多人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我们说的残疾只是这很多很多障碍里的一种类型。一个社会有残疾人是正常的,哪个社会没有残疾人?残疾人的存在本身是正常的,如果把这说成“不正常...

Read more

新华都模式:公益慈善又上新台阶


  2009年10月20日,是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以陈发树个人捐赠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有价证券为创始基金而成立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诞生了。这种“比尔·盖茨模式”的基金会的诞生,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新的突破,为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回报社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觉得有必要作出一些解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这里所说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也包括...

Read more

切勿“因租废房”


   夏日炎炎,在“楼价猛涨”引来的“哇声”一片中,又传出一则有关保障性住房的负面消息:远在西三旗的“限价房”瑞旗家园中,居然有39户房主将自己的房子租给了装修公司和五金建材经销商。在物业公司出面进行了劝说以后,39户出租家庭居然没有一家退租。一时间,舆论大哗,马上就有人提出:要透过事件“反思限价房政策”。同时,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对“已经取得限价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资格的9.1万户家庭也将重核”。

  呵呵,稍安毋躁,天气太热,容易上火,喝罐冰镇的“...

Read more

城市化的阿喀琉斯之踵:城市门槛与社会排斥


  近日,有广东省政府的参事建议,提高珠三角外来农民工的准入门槛,凡进入珠三角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必须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逐步把低素质劳动力边缘化[1]。

  这些年来,在一些城市,譬如广州、深圳、北京……据说是因为过多的外来人口造成了社会和环境的压力,甚至说是“低素质人口”对当地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干扰,于是,“提高城市门槛”或者“人口准入制度”又成了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居然还有一些地方上的两会代表,屡次将此作为提案拿到当地的两会上去说事。然而,笔者在此不得不很遗憾地指出:所谓&l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