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起,日本政府通过放宽对企业的限制,鼓励大垄断企业相互之间通过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纽带结成企业集团,以增强团体对外竞争能力,直接促进了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这六大财团,以及丰田、东芝、新日铁、日立等若干大财团体系中的“独立系企业集团。
我们把包括主办银行、综合商社、众多大型制造企业的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这样的“横向集团企业群” 称为“财团”。成员企业间互相持股、共同投资、谋求股东的长期稳定,是财团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共同特点是:
(1)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相互持股,其相互关系呈环状;
(2)由集团成员经理组成经理会,起大股东会作用;
(3)根据经理的决定,由集团成员出资,设立联合投资公司;
(4)以大城市银行为中心,银行会同本系统金融机构(信托银行、保险公司等)对集团成员企业进行系列贷款;
(5)综合商社做集团内交易媒介,它既担任企业集团成员的购销,开展集团内交易,又具有开展新事业的组织机能;
(6)组成配套行业,以重工业、化学工业领域为中心,成员企业分布于各产业领域。
财团内各个成员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然而,通过经理会、交叉持股、综合商社、主办银行、经团联、共同投资、人事互派、情报交换……,日本财团依然保持强有力的整体性,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手段展现了强大的综合作战实力。这些财团最显着的特点便是以金融机构和综合商社为中心,财团内各企业环形持股,即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交叉持股、互派懂事交织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他们的理想就是网罗住所有他们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当然,除了资本的关系之外,长久的合作使得他们好像一家人一样,当所有人都在批评日本商业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而漠视规则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正是长久稳定的协作关系构筑了日本庞大的海外商业帝国。
在六大日本财团中,都有一个“总经理会议”(简称:经理会)连接各个成员企业的直接纽带。这个名为“经理会”的机构是财团中各个成员企业总经理定期聚会交换信息(情报)和交谊的场所,同时经理会也是各公司领导统一决策和协调财团战略发展的“作战联席会议”。日本财团正是以经理会和互相持股为基础建立起了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体,财团的向心力也随着成员企业间合作和资源整合而得到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