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发性
职场超人们的行为特征是坦率、自然、很少做作的,他们很少拘泥于惯例与习俗,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一贯不遵从规章,他们所有的行动并不是因为惯例与规定,而是使他们热切关心的事物实现实际的结果。所以,成为职场达人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你的职业动机是为了使自己成熟,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发展,而不仅仅为你缺乏的需要得以满足而奋斗。
这种来自于内在的、宽广的自发性,能使你既很好地遵循传统的惯例与习俗,又不允许习俗惯例妨碍或阻止你认为是非常重要或根本性的事物,但你不会把反对无关紧要的规章制度当作天大的事情。看看我们周围的职场人,有多少人在抱怨自己的不得志就是被规章制度所限制,好像进入公司工作就是为了反对规章。由此,你在职场中经历的每件事都会引起你的深刻反思,不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定,这种自发自愿的行为可以使你自己帮助自己成功,可以使你超越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让你更容易享受到洞察现实后的轻松,可以使你从自己的局限中走出来。逐渐地,你就形成了自己的内在的职业准则,你的职业伙伴们能够看到的,就是你更积极、更具有主动性。
四、以问题为中心
职场超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常都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他们自身对自己来说一般不是问题,也一般不太关切他们自己。他们通常有一些人生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这些未必是他们喜欢或自己选择的,这些可能是他们所感到的职责、义务或者责任。这些人生活在可能的最宽广的参照系中,他们似乎永远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活动于其中的价值体系宽宏而不狭隘,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是以世纪为尺度的而不是权宜之计。所以,成为职场达人的第四个要素就是: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经常听到的来自于职场的哀叹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怎么做这么多也没有得到领导赏识”、“他凭什么可以晋升?!”、“为什么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哀叹于我没有得到欣赏,哀叹于我不是人物难以有公平,从而感叹职场险恶、人心江湖。如果以问题为中心的话,总是自问我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别人有哪些独到之处,是不是就可以超越这些琐事,视野和心胸就会开阔一些?生活在开放的参照系里,才能使工作不仅对于我们自己并且对于那些与我们有联系的人都变得轻松一些。
五、超然独处
职场超人们比一般人更喜欢独处,内向与外向的分法完全不适合这些人,他们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动的时间的影响,这部分地来自于他们这样的一种趋势:坚守自己对情境的诠释,而不依赖于别人的感受或看法。所以,成为职场达人得第五个要素是: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适。
这份独处可以培养出比一般人更客观的特质,结果是,我们有能力将注意力集中到常人不易达到的程度。当然,这种强烈的专心致志又带来心不在焉的副产品,也就是轻视以及不在乎外在环境的能力。这容易被“正常的”人们解释为冷漠、势利、缺乏感情、不友好甚至是敌意。其实,职场超人们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需要他人。
六、自主性
职场超人们经常自己下决心、自主拿主意,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这种素质非常微妙,只要想想我们自己有多少时候不用自己的头脑作决定,而是让推销员、广告、父母、电视、报纸、权威等替自己作决定。结果,动辄感到无助、软弱,由他人摆布,是软弱的哀怨者,而不是自我决定、对自己负责的人。所以,成为职场达人的第六个要素是:自我决定、自我管理、积极、负责、自我约束、有主见,不是人云亦云,为他人左右。
根据阿希和麦克理兰德做的大量实验,推测自我决定者约占人口的5%-30%,其比例的大小由不同的环境决定。这些人有相对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独立性,他们被成长性动机推动着,也就是说他们主要的满足不依赖于外在世界,他们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与潜在资源。就像树木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一样,他们也需要爱、安全及其他基本需要的满足,一般人会停留于此,但他们的这些满足会转化为唤醒内在潜力的力量,从而做出更有创造性的事情。
这些自主与独立性更体现在面临厄运、打击、剥夺、挫折时的相对稳定,也可以称为“有自制力的人”——面对困境时能保持平静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