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3·15!
周丽君/汽车自修室主编
偶尔有国外的朋友给笔者电话,因为在特殊时间段,是免费的。但笔者至今没给他们打过一个国际长途,一来笔者不厚道,二来笔者的确打不起。
3·15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能让笔者免费打上几个国际长途,电信、银行、中化等大型企业,虽然在历年3·15都被打得“头破血流”,但至今人家活得好好的,而且都是最赚钱的企业。据中国移动披露,其2009年的净利润约在1125亿人民币。而我国整个汽车行业在2009年的净利润也仅1000多亿人民币。
一个企业的利润,居然能媲美一个行业的利润。暴利!实在是暴利!这也难怪,笔者之所以打不起国际长途了。
反观在美国深陷召回事件的丰田,则惨多了:一来消费者拿它“开涮”的并非在3·15这天,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收到近100名消费者的投诉;二来,丰田在美国的遭遇,甚至比国内企业在3·15的遭遇更惨。据摩根大通证券公司的估算数据显示,召回事件将给丰田带来3150亿日元(约合30多亿美元)的损失。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丰田2009年预亏35亿美元。
可见,我们的3·15虽然每年都搞得红红火火,但对企业的监督和惩罚,还不如人家的日常机制来得凶猛。在笔者看来,这样的3·15与其继续,不如取缔。应当静下心来,耐心搞好日常监督与惩罚,并使其制度化。除了行业和政府部门的投诉机制需要制度化建设外,包括企业自身等,更需要制度化建设,只有更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主动服务消费者的企业,才能更好获得市场的认可。
以汽车行业为例,多数车企都建立了呼叫中心,除普通话服务外,多数也能提供英语服务。一般问题都在24小时内解决外,哪怕不能解决的,也都进行了100%的回访。如果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能建个呼叫中心,24小时服务,且100%回访,那该多好呀。
虽然目前国内的车价依旧比欧美日高出20%左右,但不得不承认,汽车行业的竞争,比电信、石化等几大行业激烈多了。
目前汽车消费已经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如果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相信目前的捷达,依旧是十年前十七八万的捷达。
其实,在国际社会,3·15并非以打假惩恶为主,主要是些闲人在街上发发小广告,或是些无聊的学者发发牢骚,大体以宣传消费者权益为主。因为在欧美等,其打假惩恶的机制相对健全,每天都可以进行,根本用不着在3·15这天搞形式主义。
所以,笔者高度建议取缔3·15,让每天都能成为实实在在的3·15,让每个人都能在特殊时间段,也能享受到免费长途的待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