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新朋友;纸,计算机网络


纸,作为文化文明的文字载体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多数人认为纸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但是随着考古的发掘,随着为期更早的纸类文物的出土,有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纸的发明早在西汉,而蔡伦只是改革了造纸工艺。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纸,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传单,没有本,没有书,没有照片,没有报纸, 没有合同,没有宪法,没有文凭;没有面巾纸,没有卫生巾;没有明信片,没有扑克,没有名片;没有情书,没有包装纸,没有面膜... ...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然而纸本身的意义往往被其承载的内容而掩盖了。很矛盾地,纸被用来撰写金额超过亿元的合同, 也同时用来包1元钱的烤红薯。纸有的时候多的让我们厌烦,它同时又是我们社会存在的证据,是代与代之间交流的渠道。纸就在这种矛盾中继续发展它的王国,它 时而弥足珍贵,时而一文不值;时而需要用高科技防腐手段来进行保护,时而需要成批的进行销毁。它同时是记忆又是遗忘。

 

80 年代有专家预计了纸王国的衰落,有森林破坏的环境因素,也有新型信息承载工具的出现,如:磁带,CD-ROM,互联网等。然而直到今天,纸王国不但没有变 小,反而变大了。这里面当然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功劳。有人说21世纪是A4,A3的世纪,不无道理。纸在两千多年高龄之后依然青春焕发的这种命运 是值得羡慕的,但其中却也经历了不少坎坷,笔者认为直接影响了中国这两千年来的发展。详情请往下看。

 

大家直到,我们所骄傲 的造纸术传到欧洲已经是几百年甚至一千年之后的事了,传播者是欧洲和中国之间的阿拉伯世界。然后在19世纪的欧洲,各个欧洲国家之间却爆发了一场对纸的发 明权的争夺战,每个欧洲国家的百科全书里都把纸的发明算做自己的,并且每个国家都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证据,这些证据初看起来还有些道理。这种争夺持续了很 久,最后以承认中国是第一个发明纸的国家而告终。这些欧洲人只是没有廉耻的偷中国人的发明吗?不是这么简单。把时间推后到造纸术刚刚传入欧洲的时期,也就 是文艺复兴前期。蔡伦的纸是布浆纸,也就是将破布,破鱼网等织物用水浸泡而得到的纤维组织。传入欧洲的也正是这种技法。然而这种造纸术所需要的原料在欧洲 是很稀缺的,这无法满足文艺复兴带来的对知识传播的需求。因此欧洲人对这种造纸术进行了改革,改用木材纤维。用木材纤维造出的纸质量不好,但是原料多,制 作快,可以以工业规模大量生产,加上欧洲人改良的铅字印刷术,这为文艺复兴,欧洲崛起奠定了基础。所以19世纪欧洲人挣的是欧洲人改良的欧洲木材纸,他们 认为这才是纸的发端,蔡伦的纸只是奢侈品。

 

为什么中国先欧洲将近一千年发明了纸,却没有像欧洲那样对纸进行全民性的广泛利 用呢,中国并不缺少造纸原料?大家都知道是统治阶级的压制,将原本物美价廉的东西作为奢侈品,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用。用纸不是来传播知识,而是用来歌 功颂德。大家能在纸上看到的东西,无非四书五经,有文化的人能在纸上写的东西,或是奏章,或是贺信,或者请帖。偶尔出现了比如李时珍,宋应星这样的人写点 有用的东西却得不到广泛的传播。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中国被赶上,超过了,再后面就是中国被剥削,压迫了,等等等等。

 

历 史总是很有戏剧性,到了今天,好像同样情节的历史被重演了,而且角色互换。21世纪的中国人并没有去声称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中国人却对其 加以工业化的利用了,就像当初欧洲人滥用纸张一样。只不过当初没有知识产权法,欧洲人擅自改革了造纸加以滥用没有人说什么。而今天中国人成了盗版之王。我 并非支持盗版,我这里谈的也不是盗版。我要说的是中国人今天面前的机会,当年欧洲人对纸的滥用给了他们机会,今天中国人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滥用也是一个机 会。我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再给中国人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有了纸的教训,是不是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会不走弯路。有了纸,欧洲人把世界都变成了欧洲的,而有 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几亿网民的中国,似乎好像不想走向世界,也不想世界走进中国,更不用说把世界变成中国的了。从当初的纸到今天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中国 的决策者似乎在态度上没有什么变化。当初中国的纸民没有纸用,今天的网民有网用,但是都是在“种菜”。记得当年在许都的刘备也种过菜。不知道今天的网民种 菜是一种什么策略,谁的策略。

 

我们的老朋友-纸在经历了千年坎坷后依然风风火火的漫天飞扬,在我看来,纸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个历史教训。在机遇面前,真的希望中国人不要再错过。希望我们的新朋友-计算机和互联网不再经历这些磨难。

 

PS. 如果美国每天有5000万个新网页出现(我不知道我这个估计算多算少,姑且按这个数),中国有3亿网民(差不多吧),中国有不同程度懂英语的人就算 5000万,那么在今天的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是不是可以说美国没有什么是可以逃过中国人的眼睛的呢?再将中国这些网民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这会是 一个什么概念?凡事自然都有双面,就像火可以造成火灾,也可以做饭取暖,不能因为怕火灾就不用火,会不会引起火灾要看怎么使用火。相反,美国也有一两亿网 民,中国每天出现的新网页也许少于5000万,但是是不是中国发生的什么都逃不过美国人的眼睛呢?不见得,因为这涉及到了另一丙双刃剑我们又一个老朋友- 汉语(再开一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