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声望案例2)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VS Dave Carroll


事件发生时间:2009年7月

事件涉及到的企业,机构或个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私有)

事件影响:美联航赔款道歉,声望受损

 

事件经过:

 

Dave Carroll(加拿大人)在一次旅行中乘坐了美联航的航班,下飞机后发现自己被托运的价值昂贵的一把Taylor吉他在托运过程中损坏了。在长大几个月 的多次抗议后,没有得到美联航任何回复。因此,Dave改变了重新采用了一种抗议形式:歌曲。很自然的,这个歌曲被他放到了Youtube上,地址如下, 歌还挺好听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Gc4zOqozo&feature=player_embedded

这个歌曲是在2009年7月6日被放到网络上的,到今天已经被欣赏了7,599,498次了。要留意到的是,这个歌曲被做的十分专业,甚至配有MTV。

 

美联航也不是第一次领教网络的厉害了,迅速做出反应,赔偿并道歉,只不过,此歌曲一旦被放到网络上,赔偿和道歉都无法再让这个歌曲下线,因此对美联航声望的坏影响还在继续。

 

评论:

 

Dave 是个明白人,懂得利用Web2.0的力量。说他是明白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懂得利用网络工具抗议大公司,而且还包括他除了获得赔偿其他价值以外的目的。我在 事件经过里说了,这个歌曲一旦被放到网络上,赔偿和道歉是无法让它下线的,那么怎么终结这种坏影响呢,就是要让这个歌曲下线才可以,那么美联航需要额外再 给Dave多少钱才可以呢?恐怕不只是一把Taylor吉他的价钱了吧,而且也许谈判正在进行中。一般申诉抗议,有个歌曲就行了,为什么要弄成MTV的形 式呢?Dave的用意在最开始就不只是想获得吉他的赔偿,而是要把这个小事弄成大事,获得更多的利益。事件发生后美联航的反应是迅速正确的,迅速承认失 误,迅速赔偿都是正确的,美联航的发言人甚至很大度的公开表示很喜欢这个视频。然而,仅仅就2009年4月份当月的数据来看,美联航就有14000个投诉 需要处理。

 

面对Web2.0,消费者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创意,造势,舆论?)?同样面对Web2.0,企业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声望呢(预防,监视,危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