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大约在冬季


2010初,我和公司都研判市场将在宏观调控下震荡,也据此制定了正确的决策,那就是把棉衣备得多一点,全年的销售计划一定要力争向前赶,也就是和时间赛跑,把任务的大头定在春夏。快到年底了,我们终于可以喘口气说,还好,我们又可以开始研究和准备明年的计划了。

通货膨胀在即、货币松紧无常、民生和谐大计、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关键词一次次的提醒着我们,房地产宏观调控会在通涨时期来得更加严厉,我们的明年,也许会是更加寒冷的冬季。

2010年,中央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由浅及深,由松到紧,显现出政府无比的决心,政策的可操作性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可行。如果说四月新政,大家还可以侥幸地认为:很可能像以往一样,雷声大雨点小,可以通过时间熬过客户的心理承受周期,事实好像也的确在这么发展——可能大家的资金贮备比08年充裕,也可能有很多种其他因素,总之在静默了几个月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回暖,但这些市场表现与政策的初衷相背离,而且,我们也再无美国“次贷危机”来干扰,形势也从世界格局变成了内政家务。于是,第二次密集新政铺面而来,彻底打消了春天已经来到的幻想,连任先生都劝大家“从了吧”!

如果说北京之前的限购是一个个别行为,那么最近很多城市出台的限购令,加之第三套住房停止按揭,预售款监管等措施,已经开始显现出政府在未来完全有可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限制房价,把控制房价纳入抑制通涨的重要措施,限定房价可能是物价部门在未来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建设实施完成前,当绝大多数人民仍在将住房作为解决民生最大的困难时,我觉得不能奢望政策的宽松转向,下一个五年,可能真的要补习保障性住房这一课了,其实这对行业持久、健康的发展来说,也是必需的一个阶段。

2011年,将是一个长寒的冬天,何时转暖,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