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裕
昨天,上网浏览时看到一则题为“仰融牵手乔治亚罗整车开发 二度造车开弓”的新闻,该新闻称,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9日上午11:00,前华晨汽车董事长仰融所属的美国正道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签署整车开发和设计协议。
协议合同期为4年,总金额5亿美金。正道汽车称,这是继发动机、传动系等协议后,又一个重要的协议,该协议签署意味着产品准备已经完成了80%。
目前,另外可以获知的信息显示,正道汽车与意大利设计公司的合作计划包括十款混合动力车型。其中,三款中高端轿车、一款出租车、一款SUV、一款CUV、一款MPV、一款面包车、两款轻卡,并将于2013年投放市场。王川涛还透露,在此基础上,未来还将继续合作超过8款车。
正道汽车的工厂将位于阿拉巴马州鲍德温市,预计投资金额超过43亿美金,提供超过5800个就业机会。
而种种迹象表明,仰融牵手乔治亚罗只是其庞大造车计划的一小步,被仰融真正在乎的其实只有四个子“我想回来”。
此前的媒体报道显示,仰融庞大的中国造车计划正在进行多头的准备。
按照仰融的规划,中国将有三到四个城市作为正道汽车的生产基地,天津、沈阳目前均已被列入了备选城市。
仰融的造车雄心令人钦佩,可是他最为关注的中国计划能否如愿实施呢?
目前,横亘在这一计划面前的最大鸿沟在于政府审批。
2002年,辽宁省政府将华晨收归国有,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仰融,在此之前,仰融已出走美国。第二年,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时至今日,仰融身上的通缉令仍然有效。
根据中国的审批体系,如果仰融团队通过旗下企业收购国内汽车企业的股权然后进行增资,或者通过技术转让实施其计划,那是商务部的审批范畴;如果他的团队直接在国内设立项目,建设新厂生产整车,则需要工信部和发改委的审批,整车厂需要配套一个发动机厂和一个研发中心。
仰融曾在访谈中谈到了借壳,那么国内车企中几大显然不可能,那么几小中谁有可能被借壳呢,这也许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因为这有可能会在未来引起资本市场的又一次躁动。
一位法律界人士曾经对记者表示,由于仰融身上的通缉令仍然有效,如果部分或全部资金来自仰融,他的项目就不可能获批。
正道汽车的另一大悬疑在于,定位与现实之间是否存在距离?
据仰融本人的描述,“我瞄准的是奔驰、宝马、奥迪和雷克萨斯四大家族,即是我考虑的全球技术指标。”
殊不知,仰融的这一切究竟是通过规模化的资本收购,还是长期潜心的技术积累而一步步实现的呢?
如果仅是通过资本收购而得,那么长期从事汽车业的人士都知道,造车的技术积累也许才是关乎品牌未来的正道。
最后,仰融曾表示,正道汽车的王牌在于超前的环保技术,如果真是世界级的突破,那还真希望能有“绿灯”让其放行。
(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