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缺乏经济学修养
一大早来到办公室,新华网上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国土资源部竟然说:“耕地红线不影响房价”。
国土资源部的观点很简单,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一个国家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我国地价占房价的平均比例是23.2%,这个比例不高,从而,我国土地供应并不十分紧缺,也即耕地红线并没有导致的土地紧缺,没有导致高房价(土地不紧缺,自然不会导致高房价)。
看了国土资源部的观点,我很难过,觉得国土资源部还是很缺乏经济学修养。
要知道,“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这一论断得以成立,需要一个大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土地供应是充分市场化的,是竞争性供应的。而在我国,土地供应不是市场化的,不是竞争性供应的。从而,“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在我国并不成立。既然“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这一论断不适合我国,那么,根据“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这一论断和在我国地价占房价比例不高的事实,就无法得出耕地红线不影响房价的结论。
在我国,那块土地用来建房,多少土地用来建房,都是由政府一家说了算,不是由市场说来算。我国土地市场完全是一个垄断市场,市场化程度很低、不存在竞争。
我国由18亿亩红线导致的土地管理政策,直接导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建房用地十分紧缺,从而导致了高房价,这是基本的事实。以北京为例,要是北京周边的方圆几百公里的土地都可以用来建房,那么,按照目前的房价,北京周边将会有大量的住房拔地而起,住房紧张的局面将立即改善,甚至可能出现住房贱卖都卖不出的局面,哪会有高房价?
为什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房价高?因为土地供应量少,为什么土地供应量少,因为18亿亩红线导致的土地管理政策。这是目前的事实。
虽然目前,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而制定的土地管理办法,是导致高房价的直接原因。但是,确保18红线,却不一定导致高房价。因为,确保18亿亩红线有很多办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办法会导致高房价,有些办法却不会导致高房价。目前我们的土地管理办法,属于会导致高房价得那一类办法。对此,本人的文章《高房价的根本原理,是土地管理方法落后》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网上可以搜索到,国土资源部的同志们可以认真读一读。
下半年我准备到国土资源部做几个讲座,重点介绍房地产经济学,希望能够提高同志们的经济学修养。没有时间到北京来听讲座的同志们,可以读本人的《价格理论》一书,里面对房地产经济学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想拿到《价格理论》一书,可联系《亚洲经济评论》编辑部,[email protected])。
《亚洲经济评论》主编 汪林海